这个拳谱经珍藏数百年后传于戴家再传于程家,并秘密保存于程家近百年后公开出版,实属珍贵。《戴传心意拳秘谱解读》*部分是作者家传《心意拳谱》影印件,随后几章对拳谱内容择要解读。对于心意拳、形意拳习练者及研究者,非常具有收藏及研究价值。本次增订,*篇影印部分未变,第二篇在原七章的基础上增加了四章,对拳谱进一步加以解读,重点在
实用擒拿学(修订版)
洪式太极拳创始人洪公讳孝堃(1907年3月-1996年2月),字均生,号小痴,晚号八八老人。生于河南禹县,祖籍浙江宁波鄞县。洪公自幼随父在京,1930年拜在陈式太极拳十七代陈公讳发科先生门下,随师学艺十五载,言传身教,深得真传。洪公文武兼修,寓文于武,默识揣摩,深究拳法,尽得陈式太极拳之要旨。于1944年离师客居济南,
《传统杨式太极拳108式精要筑基进阶》以杨式太极拳大家崔毅士先生在京传授的杨式太极拳108式为载体,对杨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加以详细剖析,以通俗的语言、直接的可操作方式,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杨式太极拳。《传统杨式太极拳108式精要筑基进阶》将杨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与推手的练习方法相结合,揭传统不传之秘,直击拳架与推手体用兼
禅武合一是少林禅修的特色,少林禅弓是少林功夫的丰富与补充。作为一种具备涵养人格教育功能的文明形式,弓术的修行次第与禅修所追求的无我有颇多相合之处,循此修行,必能大有进益。少林禅弓的推广是贯彻少林寺禅武合一宗旨的创新途径,是当前保护佛教价值和传统前提下阐道弘法的新发展,也是实现以少林寺为表率,建设全球性禅武文化的有效方法
《图说杨式太极剑》一书是此套丛书中的第1本,它以一种全新的构思进行编纂,重点在于图说二字。每个动作名称出现都以详尽的分解动作画面为主说明动作的过程,力求每位练习者通过动作画面达到尽快掌握动作的目的;同时又创编了分解动作名称(教学口令),这样就更有助于教学和练习者掌握动作;以汉语拼音注音,便于国际友人学习使用;配以微信二
拳名为“短打”,顾名思义,多为近身。多数为自己根据拳路和动作而原创,如:犀牛回首、道士问路、达摩东渡、白猿换步、周通问鼎等。动作也各有特点,以硬打硬上为主,柔化退让为辅。可能有些朋友认为是否有悖太极原理,我以为刚柔相济,以此练刚,补太极拳之柔。配套将功法:无极桩、进步捶、侧身靠、滚肘、挂膝、臂展展现给大家,也是自己长期
自然门功夫不下30种,较具代表性的有:上木盆轻功、上桩、顶功、大力神功、内外护体功、矮裆走圈定桩动桩功、一着胶、双推手、挡板、奇门点穴、腿功、暗器五星镖。自然门的套路不下50种,较具代表性的套路有:九环八十一招式、少林金刚拳、自然拳、自然门太极拳。自然门的器械有20余种,较具代表性的有:虎杖、单刀、游龙剑、双钩、自然门
《太极法理的奥妙:上品太极拳修炼之路》所述,以亲身学习、实践所得所证为基本,以古今拳圣明师的拳论拳品为辅助,而以贯通先哲圣人大道为指归。初时立论毋嫌其高,后继实学亦不厌其详,全书总以得上品拳法境界、修炼到大家地步为中心,具体列为三章:**明理,揭示太极拳与太极拳上品的根本道理;第二善学,分述拳法学习修炼到拳法上乘境界必
本书是太极拳技理的综合性著作,作者陈炎林,1943年出版,后多次再版。本书由尚之煜据上海书店1988年4月影印本(底本为国光书局1949年1月版)整理。该书集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对打于一体,多方面展示了太极拳的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