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的主题是“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这也是《原道》持续多年关注的主题。最近有两件事进一步促使我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思考。理论的清理、功能的定位、活动的组织都已经大大深化。其标志就是新康有为主义的出现。新康有为主义大有深意存焉。这表明大陆新儒家不再把五四的问题作为思考的起点,更不要说作为叙事对框架了。牟宗三他们的儒学是反五四
《哈佛经典讲座》 三十位世界顶级教授,就人类社会十二大核心知识领域,进行的深入浅出的讲座。是《哈佛百年经典》最好的注释和解读书。 讲座包括了历史、哲学、宗教、诗歌、小说与传记、评论与随笔、戏剧、教育等门类,囊括了三千年来人类知识的精华。读者通过这一本书,能轻松踏入人类知识的殿堂,尽情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使自己拥有广
《来到地球第一天》是大象公会的文章合集,大致涉及社会学、历史学和心理学三方面知识。本书共分三大章节也大致按此分类,共包含31篇文章。从体育项目的阶级分析到毒品的社会构建历史,从离婚的经济学到草原帝国的兴衰,无所不包。多篇热点文章阅读、转发量十余万。全书文风鲜明,用数千字的篇幅介绍某一个关乎时下热点却包含大众不熟知的知识
梁漱溟、辜鸿铭、胡适、张岱年、鲁迅、季羡林、朱光潜、沈从文……近百年来,数十位学术和思想大师围绕中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改良、乡村建设、文化和教育改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艰苦追寻和不懈探索,希望本书能引发读者对国家、民族、个体命运发展和社会改革前景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区域》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办,为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人文研究丛书,其宗旨是立足人文学科的具体问题,在跨学科和跨文化视野中探讨中国人文学科的新领域、新途径和新方法,力图在长期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学术范式。本辑包括抗美援朝战争与历史叙述、全球史及其视野中的中国问题、东亚区域问题、日本学人的中国观及亚洲观
“侨易学”的基本理念是因“侨”而致“易”,前者强调空间维度的整合,后者关注时间维度的演进,其中既包括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形成与创生,也包括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
为进一步挖掘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资源,记录当代学术界中青年学者的学术人生,从学者的学术师承、学术追求、学术成就等侧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学术成就,《学术月刊丛书:当代中国学人访谈录(哲学卷)》精选《学术月刊》2001-2013年的“中青年专家访谈”栏目内容,以《当代中国学人访谈录》为总书名,汇集了万俊人、陈学明
《美学与文艺传播设计(2014年度)》所载的《作为生理想家园城市的现代审美设计》一文,重点提出作为人生家园的城市的设计建造问题,同样以现代美学原理为依据,立足于中华民族生存家园理想来反驳非人化的城市滥造,还给人民——特别是广大城市居民以应有的理想生存家园。如果关心民生,这就是当今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中华民族千秋万代
《从政者真话实说》收录时政杂谈、散文、随笔、日记等文体的作品共133篇。这些文章中,见不到大话、空话、套话,见不到官样文章的痕迹,更没有套路模式,都是有感而发,下笔成文,自然纯真、大道无形,机智幽默、个性鲜明。篇篇有新内容、新语言、新写法,融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为一体,多警句式语言,富有生活气息。或振聋发聩,或引人深
“静悄悄的存在变革”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此后,作者在不同场合反复呼吁、强调。全书围绕教育、学术、民间思想、农村变革、社会思潮和鲁迅研究等主题展开条分缕析的阐述。这其实也是作者对自己一直坚持的教育、学术和民间活动的一个认识上的提升。作者旁征博引,思想纵横捭阖,洋溢着思想的光芒,发人深省。作者所倡导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