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切入点,利用既有经验事实研究贸易与投资的开放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系统性影响。改革开放的本质是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制度变迁,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现如今,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转轨过程中产
本报告从服务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国别贸易、地区贸易等方面回顾了中国2018年的外贸表现。尤其是,本报告分析了经贸摩擦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经贸摩擦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在2018年年底才开始显现,并延续到2019年。不应忽视经贸摩擦的长期影响,中国外贸的表现将依赖于经贸摩擦的走势。
本选题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进行核算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揭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对其隐含碳排放增长所产生的影响,为农业相关部门优化调整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发挥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节能减排效应提供一定参考,进而为后京都时代减排方案和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自贸试验区扩容不仅是开放格局的完善,而且是改革试点的经验总结。经过六年的探索,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梳理形成了诸多批改革试点经验。作为目前东北地区*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建设两年多以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在国家赋予的东北振兴和自身改革发展的双重任务中持续发挥作用。《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指
本文在回顾和梳理贸易与环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环境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和政策研究。理论分析主要是从根本上阐述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理论上剖析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环境可能产生的正面及负面作用,并对贸易开放背景下的农业环境政策和贸易政策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时间序列分析
该书是以鸦片战争后清宫的上谕档、朱批奏折、电报档等档案为源,对鸦片战争后粤港澳商务,尤其是粤海关常关管理、税收等情况记录的整理和编辑。本书所辑档案主要内容是鸦片战争后粤海关常关及港澳等分关的任务,主要是税收报告,还有支销、人事、缉私等问题;部分档案涉及清对进入粤港澳地区洋商的管理,即洋船到粤数目及随船物品、人员情况等内
本书以晚清民国时期《商务报》(1903-1906年)、《商务官报》(1906-1911年)、《农商公报》(1914-1926年)、《外交部公报》(1928-1949年)中刊登的中国驻外领事商务报告为研究对象,探讨近代中国驻外领事和领事商务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分析驻外领事商务报告的形式、内容、数量以及优缺点,从整体
基于新贸易和新新贸易理论框架,本书首先综述了贸易利益的概念、差异产品种类的价值,进而实证研究了贸易品多样化的福利效应。研究结论表明,2000-2011年间,我国进口品多样化程度提升产生的福利效应约为2011年GDP的0.56%,我国进口品和国产品的差异化产品种类之间存在替代性,忽略二者的替代弹性会产生估算偏误;进口品质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研究报告(2017)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从设立至今已经5年过去了。在这五年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疑惑。自贸试验区要为国家试制度,要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新时代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zui核心的就是要源源不断地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