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全球视野,对外交和商业范畴中的国际礼仪知识进行了系统论述。全书涵盖的主题有:礼宾次序、座次安排、国旗的历史与使用、典仪礼规、邀请函电、着装规范、礼品赠授及荣誉颁发,也涵盖了媒体与安保问题、礼宾人员工作指南、宾客接待、战略性人脉管理中主办方的作用,等等。两位荷兰籍作者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能就国
《外交工作史/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记叙了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外交工作历史,纵向上分为苏维埃运动后期、全国抗战初期、抗战中期、抗战后期、争取和平民主时期、解放战争初期六大章节,横向上分为联苏外交和对美英外交两大领域,表现了中共外交不断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
《中印边界问题与印度对华政策》一书重点研究了印度对华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独立之初,印度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独立、安全以及发展经济,为了反对殖民统治、应对美巴结盟,尼赫鲁政府排除干扰顶住压力确立了对华和平共处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期,印度的不结盟政策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认可,对中国的战略需要大大降低。尼赫
本书全面分析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对湄公河地区策略的调整及其对GMS合作的影响,把握美国与湄公河地区国家关系的新变化,对于维护中国周边环境安全与稳定、夯实周边外交基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在湄公河地区的策略进行了回顾,剖析了美国政府调整对湄公河地区策略的动机和路径,探究了美国
本书共收录了143篇文章,分为九大板块:弘扬务实王道、经略大周边、把脉国际格局、运筹大国博弈、推进中国大外交、思考国家安全战略、透视全球治理、塑造国际舆论环境、捕捉国际战略动向。
本书全面挖掘了甲午战争为什么会爆发;清朝面对弹丸小国的日本为什么会一败涂地;李鸿章为什么软弱妥协,希望列强调停时,列强会选择作壁上观;日本侵入中国东北、台湾后,俄、法、德三国为什么又会干涉“还辽”等史料。书中从大量一手史料中剥茧抽丝,使一些鲜为人知的外交事件得以呈现。
《从依赖走向独立:1961-1979年的美韩同盟关系/美国内政与外交研究系列》以1961-1979年为研究时间节点,运用大量史料,并置于冷战背景下,深入分析了这一时期风云变幻下的美韩同盟关系。《从依赖走向独立:1961-1979年的美韩同盟关系/美国内政与外交研究系列》以韩国国内政治发展为时间轴,并辅以美国更替的不同执
《遇见非洲,理解世界:“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青年实践》是中南屋创始人黄鸿翔及其团队成员、赴非青年所创作的学术、社会调研文集。《遇见非洲,理解世界:“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青年实践》以中南屋的创立和走出去为主线和视角,讲述了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友好合作的大背景下,以黄泓翔为代表的中国青年走进非洲、收获和成长的故事。《遇
《全球治理视野下的国际组织》分为理论篇、专题篇和案例篇。理论篇对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现有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国际组织与全球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全球治理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以及全球治理发展的未来趋势等;专题篇介绍了一些当前全球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分析了其组织宗旨与行为原则及其在全球治理领域所发挥的作用等;案例篇结合当前
《冷战与联盟:1947-1962年的美泰关系》以1947-1962年的美泰关系演变和联盟建立过程为线索,揭示了冷战对国际和地区格局,以及美泰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冷战期间,亚洲的革命和独立运动对美国的外交战略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美国对泰国的政策随之发生了改变。美国日渐将泰国视为印度支那战场的侧翼基地和东南亚大陆的重要战略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