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戴亚楠带着孩子们到美国过寒假、看朋友,并受邀在一所创新学校教授中国水墨艺术。结果,一场疫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节奏。在惶恐不安和焦灼无助中,亚楠与家人度过了一年的隔离生活。她发现,绘画能够帮助妈妈们平静下来,内观自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命状态,诚实地面对自己。书中记录了她带着妈妈们学习家庭美育的过程,从欣赏艺术到提升
长春市第二届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迎春书法美术作品展作品集通过邀请、征稿的形式汇集了长春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近百幅作品。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这两个国家级艺术团体的会员,他们是城市文化重要的创作者。这些艺术精品传承了历史文脉,展现了艺术的新气象。同时,也向全市人民集体展示了长春市书法美术
《银碗盛雪》可视为作家姚伟关于中国古典艺术的“谈艺录”。与其他谈中国传统艺术不同的是,本书试图通过对倪瓒、八大山人、弘仁、陈洪绶等古典艺术大师及其绘画作品的解读,探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他们作品中留下的印迹。作者在文章中介绍大师们的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再由作者个人的感悟串联成篇。全书资料丰富,是作者多年研习中国传统哲学
本著作以19世纪下半叶法国艺术展览的变革为切入点,针对性地选择了几个不同类型的案例,并通过围绕这些展览的艺术批评进行研究,试图探究艺术家、批评家和公众各自的视角变化,艺术展览中的核心问题以及批评术语的含义等问题;试图构建、厘清艺术展览批评在艺术家、艺术家作品、公众之间的纽带作用以及对法国市民艺术趣味的确立。借助大量文献
本书稿由胡仁乌力格尔、好来宝研究,乐器、舞蹈、安代研究,英雄史诗、民歌研究和蒙古曲艺研究等四个部分组成,收录22篇论文,其中涉及胡仁乌力格尔、好来宝、乐器、珠拉舞、安代、英雄史诗、民歌及蒙古曲艺等多种原生态艺术体裁,并对每一种体裁进行了文化研究。蒙古原生态艺术文化是草原文化的主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
本书包括从理性崇拜、荒诞体验到艺术自治——孟禄丁的艺术道路;“元速”系列;“朱砂”系列;自述1979-2006;大事记年表;作品图录六部分。
本书内容包括:图像寓言——蔡广斌的影像水墨;水墨依然存在一一蔡广斌之路;黑镜中的手工影像一一蔡广斌近作解析;窥视人性的真实——蔡广斌影像水墨绘画解读;并置、融汇、移位——蔡广斌“影像水墨”之当代叙事与表达等。
该书是武汉美术馆2014-2018这四年工作的一个回顾和总结。内容包括自主策划的品牌展览(如江汉繁星计划;水墨双年展等)、地域性的美术梳理展览(如武汉老橱窗、老照片展、工业版画题材展览等)、学术研究性质的大师展(如蒋兆和展;石鲁展;黄宾虹展等)、国内外的各种交流展、少儿展等。与展览同步的还有武汉美术馆的收藏研究工作,以
本书主要收录民国时期美术著作、美术期刊、报纸美术副刊、美术社团资料等方面的文献,多方位地呈现了民国时期美术方面的成就。大多资料系首次出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这是一部摄影集。本书系作者自2003年以来,以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为样本,进行为期18年的影像观察,从作者万余张珍贵影像中遴选出的200余张代表性作品。内容按生态景观、校园民俗和街拍小品三个类别进行编排,并将摄影作品的技术参数做了标示,同时对单幅摄影创作的思路进行了描述和讲解,最后对整个选题的意义进行了阐释,全景式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