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用文物讲述中华上下五千年
本书选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包括《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该丛书入选国家科技部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现翻译成朝鲜文和蒙古文出版,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文物瑰宝背后的历史智慧,加之丰富多彩的文博知识,带领朝鲜族和蒙古族少年儿童畅游在文物瑰宝的世界,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漆器
本书选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包括《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该丛书入选国家科技部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现翻译成朝鲜文和蒙古文出版,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文物瑰宝背后的历史智慧,加之丰富多彩的文博知识,带领朝鲜族和蒙古族少年儿童畅游在文物瑰宝的世界,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陶器
本书选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包括《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该丛书入选国家科技部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现翻译成朝鲜文和蒙古文出版,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文物瑰宝背后的历史智慧,加之丰富多彩的文博知识,带领朝鲜族和蒙古族少年儿童畅游在文物瑰宝的世界,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青铜
本书选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包括《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该丛书入选国家科技部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现翻译成朝鲜文和蒙古文出版,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文物瑰宝背后的历史智慧,加之丰富多彩的文博知识,带领朝鲜族和蒙古族少年儿童畅游在文物瑰宝的世界,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瓷器
本书由“红色记忆篇”“英烈典范篇”“红色故事篇”和“遗址遗迹篇”四个模块构成,将屯溪人民百年艰苦卓绝的不屈抗争、奋发图强的英勇斗志重现于大众视野中,呈现屯溪光荣的红色历史,以激励党员干部和群众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为推进建设美丽、时尚、高品质现代都市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本书收录的红色故事,以直白朴实、具有地域特
本书是由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主办的系列学术论丛。全书收集18篇论文,分别对甲骨文、金文、简帛、碑刻等出土文献进行研究。出土文献研究难度较大,内容涉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本书刊发的有关出土文献研究的学术成果则包含诸多学科的研究内容,部分论文是国家社科基金的阶段性成果,其观点鲜明,材料扎实
本书深入探索了汉画艺术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汉画的定义探讨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从经济、文化、政治和民俗的角度剖析了汉画的形成和发展背景。在技艺上,书中详细描述了汉画的多种形式,如画像石、画像砖等,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意义。同时,还分析了汉代的美学传统如何与汉画艺术相结合,并对汉画的
宗日文化是分布于青海省海南州黄河谷地的距今5100—3600年的新石器文化,是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新石器文化,分布在两大地理单元上,既在黄河上游,又横亘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这种地域特点决定了宗日文化本身就是黄河文化的一个地域分支,既受黄河文化的整体影响,又受青藏高原地方文化影响。具体说来一方面宗日文化受来自黄河偏低海拔
本书内容讲述:石窟寺是中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及社会价值。云南省石窟寺数量虽不多,但分布广泛、极具地域特色。2020至2021年,云南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专题会议部署,按照《国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