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邻日本,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吉田茂怎样引领日本“和平崛起”?田中角荣为何下台?小泉纯一郎跟“下流社会”有何干系?洛克希德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美日安保何去何从?“环保天堂”是如何炼成的?何谓“萝莉控”?“历女”为什么这样红?……著名“知日派”学者刘柠以布衣之身讲解“日本株式会社…‘下流化”的历程,扫描日本政坛“大物”
本书收入了1928-1948年间出版的有关南洋问题的期刊四种——《南洋研究》《南洋情报》《南洋周刊》《南洋杂志》。全书分为18册,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国际局势、文学艺术、历史、华侨研究、图书评介、游记诸方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南洋社会的面貌,为从事南洋历史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书后附有要目索引,方便读者检
本论文集是北京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以2008年12月举办的“东南亚文化的多元与共生”研讨会论文为基础,并收入了国内东南亚学界同仁们一批新的学术文章,共计26篇。论文题目涉及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文学研究及东南亚区域比较研究,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同时这期《东方研究》也是为了庆贺新加坡南洋学会前会长、学界前
这是一本日本人自己对武士道精神进行全面诠释的经典名作;是外国读者和日本问题研究者深入了解日本、认识日本民族精神、探讨日本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的必读书,在世界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位置。《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所以,我
伴随着公元七世纪的曙光,伊斯兰教诞生在亚洲西南部的沙漠瀚海,阿拉伯人悄然崛起于仿佛被喧嚣的文明社会所遗忘的角落,进而走出贫瘠荒凉的家园,作为崭新的统治民族登上中东的历史舞台。阿拉伯人创立的庞大帝国,囊括了西起大西洋、东至帕米尔高原、北迄高加索、南达阿拉伯海的辽阔土地。伊斯兰教的传播惊醒了不信者的酣梦,波斯人、突厥人、柏
本书源自1905年美国Underwood&Underwood公司出版的一套98张日俄战争的立体照片,多数照片都有英文的说明,编译者对其进行了整理、翻译。借这些外国摄影师的镜头再现了一百多年前,以中国东北为战场,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地盘的那场不义战争的一个侧面,可看到日军在这场战争中的军备装置、官兵士气、战场火拼、日
《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内容简介:在东亚世界里,有着一片广阔的海域,这些名为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的广阔海域,将东亚各国悬隔开来。在古代,这些国家之间主要依靠船舶相互往来。船舶是海洋地域和国家间接触以及交流不可或缺一个重要因素。从14世纪到20世纪初叶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从事于远洋航行的船舶主要是中国的帆船
《季羡林全集(第10卷)·学术论著2:印度历史与文化》介绍了印度历史的大体轮廓,略古详今。对古代讲得比较简单一些,而把重点放在近代和现代。
中亚东干学研究
本书分为十三章,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诞生(571-632)、伊斯兰帝国与阿拉伯半岛(632-1258)、伊斯兰黄金时代(约750-1258)、第一沙特王国(1745-181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