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高铁正在改变中国(英)
20062016年,吴鑫磊前往法国留学并在法国外籍军团服役。十年间,他从语言不通的新兵,变成特种部队的教官。从被人嘲笑只能当厨子,到被所有人尊敬。外籍军团的士兵每年需要执行海外基地和战场任务,吴鑫磊先后在12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执行任务,足迹遍及欧洲、非洲、中东、大洋洲。他在外籍部队里不断磨练自己的战术意识、身体素质和专
本书中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计算机事业创建,以及改革开放环境下中国信息产业受到西方列强技术霸权的垄断欺负为大背景,讲述20年来龙芯中科这一高科技信息企业历尽千辛万苦,研制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龙芯系列芯片的故事。着重反映以夏培肃、李国杰、胡伟武、黄令仪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计算机人心忧天下、科技报国的感人故事,讴歌了
一辈子有多长?能干多少事? 本书从《人民日报》要闻六版的专题栏目“一辈子一件事”精选了几十篇报道,关注那些为祖国建设、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同时又默默耕耘、不计名利、正人正己的平凡英雄,讲述这些国家脊梁一辈子专注一件事,平凡岁月中感人至深的不平凡的故事。书里的每个人,都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深厚的家国情怀、不
本书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和校dang委xuan传部共同推出的青年学子行、访、叙、写中国故事的zuixin集合。全书在浙江共富的年度大背景上,收录50余个中国浙江家庭故事文本。浙里出发、浙里创造、浙里奋斗、浙里见证,浙江这一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经典的中国故事。家庭进步变迁是社会的
深度报道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已经成为新闻竞争的主流产品和新闻记者追求的创新目标。本书收集了《四川日报》高级编辑、首席评论员、国家二级专家梅松武30年来为《四川日报》采写70多篇具有较大影响的深度报道。这些深度报道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宏观视野,紧密结合四川的创造性实践,比较集中突出地对国企改革、三农问题、西
记者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传播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与追求,使新闻在传播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记者观潮》收录了梅松武担任《四川日报》记者时所写的时政、时事评论文章以及杂文、论文,分为高端视野、草根情怀、两会感言、时政热点、世相杂谈五部分,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四川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和巨大变化,同
本书是四川日报资深记者、评论员梅松武在四川日报开设的《川江评论》专栏文章合集,收录了梅松武于20082016年在四川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以及老新闻人的工作感悟和经验分享近150篇。稿件内容立足于全国范围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为、难点问题,如三农问题、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经济发展与改革、全面小康、民
《生命即将远行》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全书以江西红十字会为人体器官捐献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为切入点,追寻一个个捐献者默默无闻的生命轨迹,记录中国十多年来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生命接力的艰辛旅程,从人生最美、最无私的相遇中开掘灵与肉的主题,探寻生命重组的内涵和意义。作者以一颗平常心、悲悯心亲近生命,观照人性,讲述平凡生命在极端境遇
本书比较全面反映温瑞塘河流域涌现出来的优秀儿女。有全民治水的攻坚场景,有打赢创业历程的胜利回响,有共产党员的公仆本色,有特别能战斗的党支部风采,有走在全国前列的非公党建,这些划时代的英雄人物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作者通过10年时间,认真刻画了一个个乡愁故事,一件件先进事迹,一位位温瑞平原的佼佼者和弄潮儿。整个文集语言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