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年基层调研,发现针对基层农技人员和普通群众防控外来入侵生物科普知识和适用技术读本较少。因此,笔者组织编写了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系列科普图书。以期让更多的普通民众,了解外来入侵生物危害,并自觉参与到防控外来生物入侵的战役中来,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少花蒺藜草是入侵我国的恶性外来入侵杂草,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
苜蓿既是我国草地农业的主要作物,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草种,更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生态保护的不断推进和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奶业对苜蓿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苜蓿种植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种植水平不断提高,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凸显,苜
gzan rtswa las snon gyi nyer spyod lag rtsal
本书介绍了凉山地区光叶紫花苕、燕麦、多花黑麦草、圆根、蓝花子等的栽培历史、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流程和凉山地区一年生饲草发展对策及路径等理论与技术。
本书对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主要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介绍,包括大叶相思、台湾相思、朱缨花、苏里南美蕊花、牛蹄豆、银合欢、合欢草、羊蹄甲、腊肠树、刺果苏木、决明等。
从2011年起,全国畜牧总站和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合作,开始梳理总结2001年以来的种子生产情况,其间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和多次的实地考察调研,探索我国种子生产适宜区域的划定方法和原则。时至今日,历经多年,总结完成了我国主要牧草种子生产适宜区域的确定。本书就是这一研究成果的体现。毛培胜、陈志宏主编的《牧草种子专业化生产
本书共收录中国草地(主要为天然草地,不包括人工草地)常见豆科饲用植物34属108种(含变种)。每种植物由文字概述和附图两部分构成,文字概述部分包括学名、英文名、别名、形态特征、分布、生境、水分生态类型、饲用等级、其他用途等;附图部分主要为实地拍摄的彩图1~3张,没有彩图的暂用黑白模式图替代。
本专著是以我国12个省(区)的12种披碱草属牧草的105个野生居群为对象,对披碱草属牧草进行形态学多样性、染色体多样性、ISSR分子标记和ITS基因序列多样性等方面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探讨和揭示披碱草属牧草的遗传多样性。
《羊草种子生态学与盐碱地植被恢复》以作者2004~2018年对羊草种子生态学及其在盐碱地植被恢复中的作用等长期研究和应用实践为基础,系统研究了羊草种子发育及形成过程、种子休眠特性,探讨了温度、水分等环境因子对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了盐碱胁迫影响种子萌发的机制,提出了快速提高羊草种子萌发的技术以及田间直播育苗技术,阐明
鱼小军主编的《饲草学实验实习指导》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本教材共分草类植物种子、草类植物育种、草类植物生物技术、草类植物栽培和草产品加工5篇,涵盖草类植物种子学草类植物育种学草类植物生物技术草类植物栽培学和草产品加工等课程共81个实践内容。本书内容翔实,实践性强,既可作为高等农林业院校和综合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