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诸神与节令的关系,结合民俗学、比较学、文化人类学、方言、建筑等内容,以盘古、女娲、伏羲、神农、黄帝、颛顼六个专题展开,每个专题再分神话传说和文史典故、节令故事、祭祀的庙宇等具体着墨。最可贵的是,本书考察这些神话故事的文化意义时,其出发点是“文化是生活的本身”的个人体验和旨归。
本书是一本严谨的历史类学术著作。鬼虽然是一种想象的存在,但鬼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滋养着人类的想象力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对其进行分历史阶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历史阶段的社会和人心,有益于中国史和中国文化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书中,作者以通俗流畅的文字,严谨的学术态度,介绍了从远古到六朝时期的中国鬼文化,如鬼概
上古神话研究是闻一多十分重要的学术成果,从他20世纪30年代初任清华大学教职开始,到40年代初在西南联大撰写《伏羲考》、授课古代神话为止,时间跨度约十年。本书收录闻一多代表性的神话学研究成果九篇,除《伏羲考》《姜嫄履大人迹考》《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等经典成果外,还收录了普遍被人忽视的《东皇太一考》。他的神话学研究既运用
秦文化在西北获得早期发育的条件,秦人的精神世界与信仰体系因此与东方有所不同。本书就有关专题进行探讨,书名取用“信仰世界”四字,其实只是模糊言之,讨论的内容实则可归入思想史、意识史,主要涉及秦人礼俗、知识构成、文化理念以及政治权力集团意识形态导向等问题,其中诸多现象颇多巫术或说数术色彩。具体而言,本书就秦“畤”体现的文化
本书是一部用现象学直观与先验论演绎的还原方法,研究神话理论兼及神话学逻辑史的学术专著。本书的讨论始于对神话学理论的经典概念所规定的神话现象的经验性直观。通过神话概念在理论使用中凸显的叙事对象—题材内容规定性与信仰意向—体裁形式规定性的二论背反,指出神话概念的内部矛盾起源于传统神话学对神话实践的理论遮蔽。通过直观神话信仰
本书以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综合的研究视角出发,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微观个案研究与宏观整体观察并重,对明清以来地处福建漳州府城东厢的九龙江西溪故道“浦头溪”中段的内河码头——浦头港的民间信仰历史与现状,进行了仔细的爬梳与再现,进而深入探讨明清以来以“大庙管十八庙门”而闻名遐迩的浦头港民间信仰的历史发展与其
本书由著名学者熊月之担任主编,熊月之系著名历史学家,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复旦大学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政协委员、市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本书将目光聚焦至晚清到民国初年这段时间,一些有识之士将西方各种学术著作引入到中国,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
本书从神话的定义和内容入手,通过对比中西方神话,剖析中国古代神话的精神实质,指出中国神话内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化内容,彰显出“德性至上”’“扬善惩恶”“天人合一”的伦理精神。同时,又指出现代教育用“去人化”“规训化”和“祛魅化”驱赶着精神,在精神虚无的时代,神话为教育的精神救赎提供了一种可能。孩童是一个民族的未来,神话
本书是一本讲述日本妖怪文化的艺术画集。本书是江户时代流行的百物语怪谈本,每个故事的名称即为妖怪的名称,并配以妖怪的画像作为插图。本书讲究地点和来历,与鸟山石燕的妖怪目录式规则、国芳的讽刺性妖怪画、月冈芳年的妖怪画相比,别有趣味,想象力超群,妖怪形象栩栩如生,配合注解文字,眼前的妖怪仿佛活了一样,他们有喜怒、有哀惧、有怨
本书是澳大利亚著名人类学家迈克尔陶西格教授的成名之作,在本书中,他主要探索了当代南美洲种植园工人和锡矿工人的民间信仰中,恶魔的社会意义。陶西格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商品拜物教等概念,他发现,当地以恶魔形象为核心的本土信仰调解了前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资本主义物化生产模式之间的冲突。这种混合的信仰体系,正是南美原住民社会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