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汤淑敏教授的华文文学研究学术论文集。文集对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国人视野的海外华文女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独到而有特色的评论与研究,特别是对有争议的女作家陈若曦进行了艰苦的跟踪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各篇文论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论述者很看重作者本人的人品风范,多半先从人写起,然后才论及他们的作品;第二,文论多半充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的流播,也就伴随有华文文学在世界各地绽放奇葩,并由此构成一道趋异与共生的独特风景线。当今世界,中华文化对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无疑为我们寻找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世界性坐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新的机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大陆华文文学研究界的老中青学人,回应历经沧桑的世界
暨南大学白杨教授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教育部教材建设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等重要研究,本书是她多年的研究成果结集,选集以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的作品评论为主体,以历史感、文化传统、社会变迁为关键词,所选作家皆为重量级大家与才情横溢的新锐作家,尝试在对历史的回望中看清文学的来路,打开了一扇
中古英语梦幻诗是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的重要成就,主要有乔叟及乔叟系传统梦幻诗以及以《农夫皮尔斯》为代表的头韵体传统梦幻诗。本书重点研究了14世纪晚期和15世纪深受乔叟影响的诗人,也就是所谓的乔叟系诗人所创作的梦幻诗。本书对乔叟和乔叟系梦幻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定义,并选取十首乔叟系梦幻诗进行深入研究。对十首梦幻诗的研究
史诗作为一种韵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古老而源远流长,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阶段创作出来的崇高叙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的象征与丰碑,是“一种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东西文化传统中蕴藏着宏富的民族史诗,本书从中精选出流传较广、具有代表性的18部史诗,对它们的人物形象、故事内容、思想主题等进行了详细
本书打破时空界限、地理界限,选取了杜甫、李白、李贺、木心、辛波斯卡、博尔赫斯等古今中外的著名诗人,集历史、传记、诗歌评论等多重元素于一体,记录了诗人们跌宕起伏的一生。那些伟大的诗篇来自诗人们无数欢欣和至暗的时刻。通过这些故事,你或许能重新认识这些诗人,就像重新认识一位老朋友,在人生的某一时刻,他曾有过和你同样的悲
本书从作家经历与小说文本入手,带领读者深入小说写作的第一现场,捕捉新世纪诺奖作家的创作生态,梳理跨文化写作背后的集体记忆与认同,聚焦女性、家庭、历史、帝国等21世纪的热点议题,重新审视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及其背后的激情与荒谬、矛盾与挣扎,进而洞悉文学在当代世界之功用,重新理解我们所在的时代。
本专著研究内容包括五章。第一章是诗歌翻译主体境界,探讨诗歌翻译主体(作者、译者)的审美理想、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认识、审美判断与境界的关系。第二章是诗歌翻译的意象与境界,探讨诗歌翻译中意象(自然意象、社会文化意象、人物意象)的再现与境界的关系。第三章是诗歌翻译的审美意境与境界,探讨诗歌翻译中审美意境(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