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不仅是中国文学精髓,也是世界文学文化宝库里的灿烂瑰宝。它高度凝练、富有韵律的语言不仅承载着诗人的思想与情感,而且也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文明智慧的结晶。世界上很多国家对它的价值都有所发现,并已有若干外国学者、诗人、翻译家、汉学家等对此加以译介,使唐宋诗在海外有了比较广泛的传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展示了
本书所收十多篇有关《诗经》的论文,主要以传世《诗经》文本为主,参证清人学术成果,兼取出土安大简、阜阳简、上博简、海昏侯简和熹平石经《鲁诗》残石所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面向:从古史追踪诗旨的脉络和演变,从异文探索《诗经》文本与四家诗异同,从竹简和石经残石复原《诗经》篇次和什次,从《诗经》的分什追溯语词的起源,从石经残文
本书稿从《聊斋志异》中综取虚构与纪实作品,兼顾不同题材,依次分篇讲析。具体体例为:导引(或解题或导读,类似研读之前做一点知识、文化等的铺垫),注解(对影响理解的字词句进行解读,包括文中夹注、段间释意),评析(选取思想内容或写作艺术某一方面,作精要评析,随文铺展,取一点不及其余)。篇目的先后安排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阅读难
本书以宋元词学史为核心研究对象,探究词的起源理论,词与音乐关系理论,词与政治关系理论,词的风格(婉约与豪放)起源论,“诗余”理论、词乐理论,词的“比兴寄托”说的起源与发展理论,诗词异同说、诗词相互影响论等理论概念,是学术史上第一次对宋元时期词学发展演变的历史做全面研究并加以描述。具体内容如下:一、绪论。宋元词学研究现状
本书稿是暨南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古代小说与诗词》的英译版本。中国古代小说引入大量诗、词、曲、赋、偶句、俗谚语等韵文、韵语是最具民族特色的现象,其独特的“有诗为证”体制对小说创作的开展和艺术效果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主要由五部分内容构成,重点突出两个问题:一是古代小说作家如何利用诗词进行小说创作;二是选取一些脍炙人
本书稿是暨南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古代小说与爱情》的英译版本。以古代小说中不可胜数的爱情故事为对象,首先依据恋人身份分为平民男女类、才子佳人类、帝王后妃类、凡人仙鬼类四类。其次依据情节模式,每种类型选取四篇(部)代表作进行述评,第一类选取了《梁鸿妻》《韩凭夫妇》《碾玉观音》《卖油郎独占花魁》,第二类选取了《莺莺
本书在穷尽性搜集唐代应制诗的基础之上,对唐代应制诗所选用的“常式”修辞手法进行系统归并,从广义修辞学视角观照唐代应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以“对偶”“用典”等应制诗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研究唐代应制诗创作者与特定接受对象之间的适应关系,分析了唐代应制诗创作者适应特殊交际对象的特定背景与适应交际对
本书着眼于中国古代中长篇幅通俗小说文体的生成问题,系统运用意象叙事理论,对中国早期通俗历史小说的经典作品——“全相平话五种”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的剖析。本书重点探讨了“全相平话五种”文学化历史故事的文本建构、叙事模式、结构体系和设计思路等,总结了我国最早出现的中长篇通俗文学类型之一——平话的编创模式,并且揭示了
《元曲选》的出现是明代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坐标。本书跳出对臧懋循编改《元曲选》之功过的传统评判,聚焦《元曲选》成为最成功且影响最大的元杂剧选本的原因及意义,从上下场提示等诸多方面讨论深受明代中晚期戏曲理论及舞台表演艺术影响的臧懋循对元杂剧进行的文本重塑,及其对中国戏曲“戏剧化”进程的反映。
《生活就是哈哈哈》是青年作家大橘猫联合高人气漫画家姑苏阿焦倾心编选的、送给困惑、迷茫和焦虑年轻人生活的解压自救指南,共收录238条文字以及多幅温暖治愈的插画,内容涵盖老子、庄子、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东坡、王阳明等对人生的感悟和见解,有名言、有诗歌,有偈子,有故事。文字短小精悍、好读有趣,甚至一句话就能让人心情豁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