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自1910年开始写日记,到1923年为止,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丰沛的时期。相较于他的小说,他在日记中表现得更为坦诚、自由,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独特、丰富的内心世界。 本书收录了卡夫卡写于1910年至1913年的日记。在这一时期,他记录了与父亲的矛盾、在写作和工作之间的内心挣扎、对犹太历史的兴趣、与恋人菲莉丝的相识等。
雅尔塔会议是美英苏三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会议主要研究了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会议巩固和维护了
《魏尔伦传:一个身体的历史》由法国学者阿兰·比于齐纳撰写,讲述了法国诗人保罗·魏尔伦的一生,包括他的性格、思想、情感以及创作生涯。 魏尔伦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马拉美、兰波齐名,生前被奉为诗人之王,象征派、颓废派都将他视为大师和同道。他的诗歌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著称,其创作
本书是一本论述了达芬奇其人及其世界观的大师级著作,现已被广泛认可为又一本关于达芬奇的艺术、科学与思想的经典作品。此书以无以伦比的洞见,通过对达芬奇艺术历程的梳理,扩展和深化了我们对其才智和他人生中每一阶段观点的了解。作者马丁坎普作为世界级的达芬奇研究专家之一,带领我们全面浏览了这位大师的一生。此书集中展示了艺术家在艺术
彼得·汉德克是当代世界文坛的独行侠,他独树一帜、离经叛道的写作风格,使他经常成为争议的焦点。《晨曦中的大师:彼得·汉德克传》生动讲述了传主生平。作者深入调查采访彼得·汉德克及其亲友等,在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写成此书。
本书以汪德迈先生晚年学术集大成时期与中国文化书院发生联系的时间段为主,适当兼及其他时段,对其生平、学术与中法交流活动的史实,进行全景式纪录。主要采用图片编年的形式,辅以少量文字,展现一位具体可感的法国汉学家的形象和思想。本书共收入图片1146幅,间以相关短文多篇,以镜像的方式,“书写”著名法国汉学家汪德迈先生的生平、著
本书信集法文书籍共2500页,收集德彪西从1872到1918年全部书信和部分关联人给他的回信,具体内容包括家书、与出版商探讨合约条款、作曲家成长道路上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吐槽,还有德彪西对周遭音乐人、音乐事、音乐作品的独到见解。从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角度出发,该文献被视作最高等级的原始资料。通过阅读该书信集,读者可以穿越
《拿破仑传》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和心路成长的历程。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一部探究伟人
这是一本引自德国的关于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传记图画书。主要内容是:玛丽·居里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知名的女科学家。在她的家乡,女孩子是不能上大学的,于是她便来到巴黎求学。她把名字改成法式的“玛丽”,后来与法国人皮埃尔·居里结婚,成为“居里夫人”。她从事科学研究,发现了两个不为人知的新元素:钋和镭,还将它们的特性定名为“放射性”
本书主要介绍了毕沙罗的生平、艺术成长过程,以及他与其他印象派画家的关系,强调了他在艺术上的先锋思想和实践。作者深入探讨了毕沙罗的绘画技法,特别是他如何运用光线和色彩来捕捉瞬间之美,以及其作品如何反映出对自然景观和城市生活的独到见解;分析了毕沙罗如何通过自己的实践、交流和教导,对印象派运动及其成员产生的深远影响,他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