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十三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互联网创新教材
本书按照新颁布的《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编写,以新形态教材形式呈现。着重阐述钢结构材料的特性、基本构件及连接的性能与设计计算方法,全书共分六章,包括绪论、钢结构的材料、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钢结构的连接。书中列出各种代表性例题,课后习题包括思考题和多类型设计计算题。为适应《钢结构
本书采用非线性拟静力分析法,模拟两层2×1跨框架结构长边中柱失效以后结构连续倒塌的反应,对比分析考虑与不考虑楼板作用时,研究楼板对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影响。根据楼板和柱的破坏情况,本书在加筋高性能砂浆(HPFL)-粘钢联合加固RC柱的轴压试验基础上,提出加固RC柱作为一种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运用ANSYS有限元
《缠绕复合材料壳体低速冲击损伤与评估》以缠绕复合材料典型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低速冲击条件下的损伤和结构完整性问题,采用试验、理论建模和仿真模拟等方法,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阐述。首先对缠绕复合材料壳体力学分析方法、低速冲击损伤以及损伤后剩余强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缠绕复合材料制作工艺与细观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
本书是依据2009年新《考试大纲》的规定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局部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5年版局部修订))、《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编写而成的,本书全面系统、简明扼要地复习了基础考试大纲要求的考试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教材是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以及国家教育部大学本科新专业目录规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要求编写的。全书共9章,分别为地震与抗震设防,地震动及其特性,结构地震作用及响应,建筑抗震设计与抗震计算,地基基础抗震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多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基于结构整体位移控制的直接分析与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既定的结构模型,先计算正常使用状态下结构整体位移,若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则验算该容许荷载因子作用下结构的承载力,从而使得设计过程高效精确,并取得与基于极限状态直接设计法相同的结果。本书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多层钢框架及框架支撑
本书基于普通钢筋的黏结性能研究理论,开展奥氏体和双向体不锈钢钢筋黏结性能实验研究,研究各因素对奥氏体不锈钢筋混凝土黏结锚固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锚固长度试件进行模拟分析,验证模型及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不锈钢钢筋在混凝土中的粘结强度计算公式,确定不锈钢钢筋的锚固长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应用价
本书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修订版,依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土建类专业力学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充分吸收高职教育力学课程改革的成果,并融入“八大员”力学考试大纲内容。书中强调基本要求,着眼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全书分为刚体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本书共分为5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结构基本构造要求、板的图纸识读、梁的图纸识读、柱的图纸识读、基础图纸识读。书后附有结构识图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