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传授笔法,分析古今书法之异同,对锺繇的“笔法十二意”详加阐说,逐条论证。张长史,名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金吾长史,一作率府长史,人称“张长史”。颜真卿喜爱此书特此临写。这本书采用环装装订设计,在临摹时可以180度平放,便于读者临摹研习,并且书稿还加注了异体字、繁体字的
本书为方首碑,高198厘米,宽91.5厘米,厚22厘米,无额,碑文18行,每行40字,记录了鲁相乙瑛上书请求为孔庙设置百石卒史一人来执掌礼器庙祀之事,属于纪事性的祠庙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书法上,其书体方整,结构严谨,笔势刚健,书法雄劲,字取横势,粗细相间,起笔藏锋,收笔回锋,长笔画呈弯弧,波尾大
本书为邓石如六十二岁时所书,是其篆书代表作。该作气势恢宏,跌宕奇特,气息雍容大度,自然而不失雅致。结体俊美严谨,收放自如。用笔恣肆苍涩,圆浑凝重。朴厚沉雄,风神直追秦汉。此屏高约二百厘米,现藏日本。本书采用单条字卡的形式对原帖进行展示,达到方便读者近距离临写的目的,编者精选历代经典碑帖,以高清彩色印刷再现原貌。
本书内容为《史记·汲郑列传》中汲黯的传记。此作风格清劲刚健,与赵孟頫其他作品的柔美之风有所不同。作品用笔峭拔,字中可伸展的笔画,如长横、撇、捺、竖弯钩等都纵笔舒放,显得飘逸俊爽。字形收敛之处则紧凑团聚,显得严密精悍。通篇收放相生,神采夺目。
这是一套书法教程,有5个分册,按字体划分,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每一分册都从书法学习的准备和书体笔法及文字偏旁、结构等基础理论入手,逐步延伸到章法、款识、作品临摹、碑帖临写乃至创作等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书法从入门到创作的相关理论要求和实践规范。
本书分上下册,上册为《书海钩沉》,从书法社会学的角度,广泛深入对民国书法进行了有益探索。作者以其独有的居住环境、家族关系等优越条件,集数十年之挖掘、积累、思考著成本书。书中披露的不少史料鲜为人知,弥足珍贵。其视觉、观点、命题亦不乏独到之处。下册为《百家咏议》,近年来,民国书法和书法人物越来越受到书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社会书法艺术水平考级之宗旨就是为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了解、交流的机会,并为正确评估自身的书法艺术水平创造一个测试的平台和标准,使广大书法爱好者在学习书法艺术的进程中有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和今后在艺术上努力的方向。本教材是硬笔书法考级的配套教材,是按照学习书法艺术的一般规律而制定的,在内容编排上,以传统经典名碑名帖
本书收录了辽宁省博物馆“馆藏雷锋日记书法作品展”的相关内容。本书收录百余位将军、省部委领导、书法艺术家书写雷锋日记141幅。展览内容共分理想信念篇、学习进取篇、助人为乐篇、爱岗敬业篇、艰苦奋斗篇5个篇章,分别用楷书、行书、隶书、篆书和草书书写了雷锋日记中的名言名句。展览将雷锋手迹、照片与书法融为一体,艺术地再现了雷锋日
本书在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典型的设计案例,力求直观地向读者介绍字体设计的概念、发展、原则、风格以及应用等。全书包括六个项目,内容分别为初识字体设计、掌握字体设计的要点、认识汉字和拉丁文字、探索字体的创意设计及风格、解读文字编排以及解析不同领域中的字体设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认识字体设计到掌握字体设计技能
本书主要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书法作品百余件。其书体或行、或楷、或隶、或篆、或草,结体规范,线条厚实,体现出作者一种认真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习作风。从风格上看,或厚重大气,或端庄秀丽,或刚劲挺拔,或潇洒飘逸,各有特色,异彩纷呈。展现出作者的情感抒发和审美意趣。从形式看,有条幅、中堂、对联、手卷、册页,应有尽有,法古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