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民国时期的中国为中心,重点介绍了亨利·茂飞的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位鲜为人知的美国建筑师初于1914年来到中国为雅礼协会设计校园,但后来他发现自己被持续二十年的专业和文化挑战所吸引:如何保护中国丰富的建筑传统,同时使用的西方技术设计新建筑。茂飞的建筑是一种妥协他曾称之为旧瓶装新酒本书从这些瓶子的视角出发
本书收录的访谈记录了石黑一雄自我认知的演变和他的艺术与思想关切,编者旨在收集风格迥异的各类采访:作家与来自纸质新闻媒体、广播和学术机构的全球各地采访者进行了或是轻松的交谈,或是深入系统的哲学对话。有些采访短小精悍、泛泛而谈,有些则篇幅较长,目的在于详尽讨论某个特定的主题。因为每次图书推介,石黑一雄不可避免地会在大多数访
保罗·策兰,二战后影响深远的德语诗人,1920年生于切尔诺维茨的一个犹太家庭,父母于1943年相继死于纳粹集中营,他本人于1944年踏上流亡之途。策兰曾辗转于多个城市,终定居巴黎。他余生都在历史和记忆的阴影下写作。1970年4月的一个夜晚,策兰投巴黎塞纳河自尽。 策兰的伤痛体验始终伴随着他,这些体验如何
本书是世界上首本西方艺术史《艺苑名人传》的节选本,描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艺术与生活。由被誉为西方首位艺术史家的乔治奥·瓦萨里编著,在艺术史中,《艺苑名人传》被称为“第一本重要的书”,其中充满了关于艺术的趣闻轶事和观察。他也是首个在艺术史上使用“再生”概念的人,同时也是使“再生”
本书综合考察了赫德如何主导操控、参与斡旋、伺机操纵近代中外约章的谈判、商订、修订及运作,归纳总结其缔约态度和立场、手段和策略,比较其与中西官员在中外条约问题上的态度差异,探讨其涉华条约活动的规律、特点及典型意义,揭示赫德缔约对近代中西关系带来的影响和利弊得失。
《日本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的作品及影响》是一本关于服饰文化研究类图书,是“万花筒”时尚文化系列图书的子系列“身体、服饰与文化”的第八本。作者研究了日本时装设计近40年来的发展,以影响力**的三位日本时装设计师为案例,分析了日本时装设计的起源、风格、理念,产业构建,后生代设计师的发展,等等。全书的后半
本书内容:书信、手稿、插画、地图、设计纹样、家庭相册……近300件托尔金相关珍贵文献与图片资料,六位重量级托尔金作品核心学者方向各异的主题研究,勾勒出一幅既全面又细腻的托尔金创作与生平的全景图。一座不折不扣的托尔金纸上展览馆;一本涵盖托尔金生平与创作的权威画传。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纪作家,天才的语言学家;他的《霍比特人》《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米沃什本人及其所处时代的生动图景,同时也提供了理解其作品的丰富语境。弗劳瑙塞克追踪了米沃什个人的奥德赛之旅--经由立陶宛、波兰,到法国,再到美国,最后荣归波兰克拉科夫,终老于此。作者花十年时间写就这部米沃什权威传记,无论深度还是厚重程度均在目前米沃什生平及作品研究专著中首屈一指。这本传记基于大量的访
本书在马奇所主张的人文范式下组织了一系列欧洲政坛女性的故事。全书首先回顾了欧洲女性的参政之路,并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世界第一位女总统--北欧的维格迪丝·芬博阿多蒂尔、拉脱维亚女总统弗赖贝加、德国总理默克尔为例,分析了女性领导者的魅力及公共形象,以及女性领导群落的生存现状、她们遭遇的种族偏见及其亲和力在领导力中发挥的作
本书涵盖华人的汉语、英语、法语和双语创作,生动详实,庄谐互现,上承华人创作之风雨沧桑,下接当今华人文学和文化之多彩现状,佐以丰富的原始图照,熔学识、历史、文化和情趣于一炉,戛戛独造,令人难忘。该书的两个附录《加拿大华人文学的概貌和接受》和《加拿大华人文学大事记》为国内外首创,犹如加华文学的导读图,也为广大学人和读者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