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高专印刷与包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出版类专业系列教材:校对实务》内容分为校对的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共9章,分别为:现代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现代校对的主体,现代校对的客体,现代校对的功能及其实现,现代校对工作的程序及基本制度,现代校对的方法,现代校对的技术,常见书稿的校对,现代校对的
《未名社科·传播学论丛:数字传播与出版转型》受到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新闻传播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支持《未名社科·传播学论丛:数字传播与出版转型》作者从科技进步与出版变革的互动人手,系统地研究了数字传播与出版转型之间的关系,着重讨论了数字传播给图书、期刊、报纸等不同出版媒体,以及媒介产品的策划、编辑、印制、营
这是一个三十余年躬耕于出版事业的老编辑的点滴记录。从1959年到1991年退休,姻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的致力于搭建西方学术经典与中国读者之间的桥梁。在闭塞、书荒的年代,她和其他许多有名无名的英雄一道,箄路蓝缕,开出了涸续至今的学术品牌,也点亮了一个时代的阅读记忆。皓首回望上个世纪,没有硕果累累的骄傲,却是甘为人做嫁衣的平和
《出版史话》是一本较为系统地介绍中国近现代出版事业发展情况的小册子,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太平天国的出版物、洋务时期的官书局、西学东渐与译书热、夏瑞芳与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的内地卖书、清末民初的出版法、新文化运动与出版、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一系列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版事业息息相关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出版事业在近代的发展
《2009—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1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051.79亿元。其中网络广告收入为321.2亿元;互联网期刊收入为7.49亿元:电子书(电子图书+内置内容的电子阅读器)收入为 24.8亿元;网络游戏收入为323.7亿元;在线音乐收入为2.8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
编排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它既是一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也是平面设计的表达语言。编排设计揭示了视觉表征下的规律性结构以及视觉整体的构建过程。本书以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专业方向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当前艺术设计学科的最新教学成果,对编排设计课程做了循序渐进的、深入浅出的、
《文学革命与传播》是我国现代史上具有极为重要历史地位的杂志,也是学术界十分重视的研究对象,但是从传播学角度解读分析它在我国文学革命中的意义和影响的研究却很少见,《文学革命与《新青年》传播》可以说从该角度填补了一项学术空白,观点正确。论证充分,特别是较为系统地运用量化内容分析的方法,值得提倡。
本书对民国时期成都的出版业进行了细致地梳理,重建了成都出版业发展的史实。具体内容包括:成都古代和近代早期的出版业、民国时期成都出版业的发展状况、民国时期成都出版业的经营、民国时期成都出版业的监管等。
几年前,朋友们聚在一起闲聊,一位对时尚特有兴趣者,摆弄着手中一部上市不久的电子书,兴奋地说:电子媒体真了不起,再过三年,纸质媒体一一书籍和报刊都会消亡。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一阵激辩。三年过去了,纸质媒体并没有消亡!其实,再过三年、三十年,甚至三百年,纸质的书本依然会存在。这是因为书本有其特殊的魅力,它的装帧设计,它被人捧
我国历史悠久,并且首先发明了印刷术,历代所印之书,总数虽不可确考,但以一人之力,终其一生,所读之书也不过是存世之书的九牛一毛而已。然而让人纳闷的是,历代读书人写读书心得的书却很多,甚至从东汉起,专门有了“书后”的文体,韩愈、柳宗元文集中屡见之,后人仿效者不少,明代名士王世贞更著有《读书后》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