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在四年的历程中,大师汇聚,成果瞩目;同时以国学研究院为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国学研究人才,为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清华的国学成就,成为近现代国学研究的一面旗帜。本书以清华国学研究院所培养的高亨、吴其昌、罗根泽等研究方向以哲学为主的国学大师为传主,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他
《苏东坡传(精读版)》是在原版基础上针对年轻读者群体所做的进阶精读版。本书在林语堂创作的苏东坡人物传记基础上,在不改动原文的前提下,对文中所引用的文言文增加注释解读,对重点人物关系和事件背景做了补充说明,降低了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难度。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性格鲜明,形象饱满,可亲可敬,堪称知识阶层传承千年的理想人格。苏东坡
《夏北浩自述》共收录夏北浩的发言稿六篇、自传一篇和夏北浩总结的维护歼-6飞机的“133条”经验,通过夏北浩发言稿、自传等文献资料,较为系统和详细的阐述夏北浩对工作极端负责、精心维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感人事迹,“夏北浩检查法”产生的原因、提炼、总结、学习、推广的过程以及“夏北浩检查法”的影响、作用和历史地位,展示“夏
《豫章先贤九家年谱》,编者杨希闵(1806-1882),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杨希闵于同治九年赴台湾,主讲台南海东书院长达十一年,《豫章先贤九家年谱》即于讲席之暇满撰著而成。本书包括《徐征士年谱》一卷、《陶征士年谱》一卷、《曾文定公年谱》一卷、《王文公年谱考略节要》四卷及《附存》二卷、《黄文节公年谱》一卷、《陆文安
2024年是梅兰芳诞辰130周年,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及国家京剧院的首任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国家京剧院、梅兰芳纪念馆共同举办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展,旨在将他不朽的艺术精神发扬光大,秉承先贤之志,不忘初心、守正创新,为当代艺术创作与研究做出自己的努力。本书稿为该展览的配套画册,画册主编周庆富。本书内容分为一代宗师、文
从文明肇始,到辛亥革命前夕,漫长的古代历史长河里,延安的历史名人数不胜数,本书从浩如烟海般的文献资料中寻找线索,将散布在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百工等领域的历史人物搜集整理,分为“儒林风流”“将才风采”“勋臣名将”“百工俊秀”四卷,每卷按人物所处朝代顺序记述,以此达到纵横相间、眉目清晰、便于查阅的效果。本书所选历史人物
“感动山西”作为一项大型公益活动,多年来,从城市到农村,从经年累月的默默坚守到生死关头的芳华绽放,这些一个个从平凡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普通人,真实而亲切,温暖而朴素,他们用高贵的灵魂为物质社会点亮了一盏盏精神的明灯。《山西晚报》记者将这些故事汇集起来,展示普通人的大爱情怀,比如为了服务好为数不多的聋哑患者,医护人员买来手语
本书呈现吴昌硕的艺术成就,以吴昌硕的人生历程为线索,通过对其绘画、书法、篆刻、诗文等方面的剖析,使读者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书稿约27万字,是目前对周贻白戏剧史学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作者聚焦周贻白对20世纪中国戏剧史的架构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重点选择了1936年至1949年戏剧史学为研究对象。同时,对周贻白治中国戏剧史的三种观念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论述,并对周贻白的戏剧史研究形态进行了概括,以及从艺术形式角度考察周贻白的戏剧史学研究。
宗璞,1928年生,祖籍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在小说、诗歌、散文、童话、翻译等方面颇有成就,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先后担任《文艺报》国际组组长、《世界文学》评论组组长以及《女作家》《小说选刊》《散文世界》编委,被列入国际作家名人录。宗璞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作家,其作品曾获得全国首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