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博物馆研究/博物馆学认知与传播文丛》通过研究以期能够达到以下目的:(1)为从事数字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2)为数字博物馆的研究提供一个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学术视角,为进一步探索数字博物馆的相关问题奠定基础,以推动该领域内后续的研究工作;(3)为普通大众提供一条了解数字博物馆
本书因而采纳思想史视角,以通过馆舍、馆藏和展陈等表达的知识结构为切入口,梳理博物馆在中国的诞生和早期成长历程。
在长期的历史接触中,大量汉语词汇在不同历史时期进入越南语,共存于现代越南语中。汉越音系是汉越接触的主要成果,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大量的汉越词。此外,现代越语中还存在不少非汉越音的汉语借词。《汉语越南语关系语素历史层次分析》提出“汉语越南语关系语素”的概念,指越南语中与汉语存在语音对应和语义关联的单音节语素。作者从关系语素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寄出信件前都会贴上邮票。究竟邮票从何而来,又将去往哪里呢?《十万个为什么邮票去哪里了》针对青少年读者设计,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邮票的“出生”和“身份”、邮票的形态和设计、邮票的印刷和制作、形形色色的邮票、邮票都去哪儿了五部分内容。如果你好奇于小小邮票经历了怎样的旅程,那就不妨翻开《十万个为什么邮票去哪里了
民族文博研究续集
《苏州文博论丛(2015年总第6辑)》分为考古与文物研究、历史与文献研究、吴门画派研究、博物馆学研究四个专辑,以涉及苏州地方文物、考古、历史、文献和美术等方面的论文为主,旁及其他地域,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社会参与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物保护资金、队伍等不足。为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发挥典型事例的示范带动作用,2015年上半年,国家文物局面向全国文物系统开展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典型事例的征集活动,并于文化遗产日期间在重庆市大足区进行了专题展示,《向守护者致敬:社会
《成都藏扇》一书集成都市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藏扇之精品,精选了从明代董其昌、陈继儒至近现代余中英、张大千的扇面精品,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欣赏性和资料性,是成都市全国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阶段性工作成果,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国库券债券及特种货币鉴藏与研究》为收藏品鉴赏类图书,主要介绍我国于1981年至1997年间发行的国库券、1950年至1989年发行的债券和1949年至1985年间发行的特种货币。对我国发行的国库券和债券进行了全面展示,并作了详细介绍,还收录了作者的研究性文章,对国库券收藏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