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武汉市人大工作机制创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是武汉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者和人大实践工作者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书记和委员长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人大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次集体探索和展示。收录文稿既有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宏观梳理和展望,也有对人大具体职权的分
本书秉持推动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研究,助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学术宗旨;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鼓励理论创新,注重经验研究;回应地方治理实践,构建本土化地方政府治理理论;跟踪国际理论前沿,开展建设性学术对话;弘扬公共精神,服务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实践。本书致力于为国内外学界同仁搭建一个具有重大学术与实践影响力的思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为连续出版物,本期为第二期,设“论文”、“评论”和“书评”等栏目。“论文”栏目发表原创性的理论、实证研究文章。论文涵盖公共行政(政府管理)中的各个领域,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间关系、政府预算和财政、公共危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务员制度改革)、战略管理、责任政府和电子政府等议题,也涉及了新公共
《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4版)》旨在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书中通过24717份调查问卷,对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研究,发布了2014年全国38个主要城市满意度评价情况及排行榜;选取基本公共
《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与规范研究》立足于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特征展开,通过传统政治参与网络环境中公众政治参与的对比,了解网络时代公众政治参与的新特征和新形式,分析当前我国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从两个方面对现阶段我国公众网络政治参与进行利弊分析,把握当前我国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并借鉴国外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经验,在此基础
本书以党的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述为基本依据,全面反映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程,充分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演进历程;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基础;第三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提出和实践;第四章,人民代
本书系作者主持的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从民主政治与法治发展的相互关系的演变出发,指出当代民主政治与法治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民主政治行为与法律行为在某些方面已经发生契合,且民主政治法治化具有保障、促进、规范、和平解决政治争端等功能。因此,民主政治法治化势所必然。民主
《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以作者自己担任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时的角色行为为研究对象,以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对全国人大代表的政治行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分析,从微观的角度生动展示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过程,为人们认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认识当代中国政治的特点提供了一
《农村社会治理丛书:中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涵义、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模式、新中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新中国处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理论与先期实践、马克思国家结构形式理论和民族关系的理论启迪、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处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探索和现阶段(2002年至今)对
协商民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在短短十年间由无人知晓到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它和其他的民主形式之间有何差别,尤其是,它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呢?这是这本小册子试图告诉读者的。本书介绍了协商民主的四种主要实践形态——公民共识会议、公民陪审团、协商式民意调查、愿景工作坊,及其具体的操作方式,并通过案例,展示了针对不同性质的议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