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教孩子学整理的亲子书,孩子的整理习惯要在3岁可以收纳玩具开始养成,这就要家长来引导,家长要做的不是对孩子大喊大叫,而是用有效的方式教孩子整理,摆放、丢弃、固定位置等,都是需要家长来跟孩子一起完成的。6岁以后,孩子的小学阶段,他们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的东西摆放整齐,且收纳方便,回到家里的外套、书包、工具包等放在哪里
看见孩子 遇见自己
“孩子平安大于天”,安全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家长的生命安全教育意识,通过家庭教育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或在出现意外时让家长和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帮助家长和孩子针对不同场景中容易发生的伤害采用警示案例、专家解读、应急处理、日常防护的结构形式,用浅显的语言,配以简约的图示,指导家长和孩子
本书是为那些与父母或成年子女产生隔阂、关系疏远的人提供的一份亲子关系修复指南。书中不仅揭示了疏远的隐藏逻辑,还为因疏远而备受煎熬的人提供了实用的建议。作者约书亚·科尔曼博士的女儿与他断绝联系好几年,但他们zui终还是走向了和解。他作为心理治疗师,还为100多名受疏远问题困扰的患者提供了诊疗与指导,发现这个
本书旨在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在九年级这个年龄段成长经历的一些变化、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针对新生代父母的难点和疑点,解疑释惑,建言献策,为中国新生代父母成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分为“家有少年已长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比教育更重要”等9章。
本书围绕“小小豆豆系列”中各篇的内容,按照书中的故事、生活中的孩子、教育的问题及建议这一思路,收录了60篇作者关于儿童教育的漫谈作品。主要内容包括:《天真的幻想与热爱》《好想有棵自己的树》《灿烂的红雨伞》《玩捉迷藏的小鞋子》等。
约翰·达菲博士基于其25年亲子关系研究、10000+真实案例分析,在《10后孩子的养育法则》中详细解读电脑、手机、游戏、社交媒体将如何改变孩子的大脑、行为和进化;深度剖析10后面临的巨变与挑战,并给出了12条智慧养育法则。约翰·达菲博士呼吁父母提早关注并修正自己的养育方式,尽早跟上10后孩子的步伐。
本书共六章,包括“慢慢来,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不急躁,不焦虑,成长是渐进的过程”“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尽情奔跑”“静待花开,让孩子快乐成长”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短跑的速度不适合漫长的人生、别让孩子成为“小大人”、望子成龙背后隐藏着伤害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孩子撒谎,别直接揭穿;你跟孩子怎么说话,决定着他会变成什么人;玩学不二思维:孩子只想玩不想学习怎么办;学会用最理智的语言,化解退学风波;孩子遇到困难就放弃,家长试试这样沟通等。
这是一本畅销日本,韩国也已经引进出版的儿童性教育、安全教育科普漫画,适合310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国内少儿性教育专家、北师大教授刘文利审读全书并推荐! 性教育的缺失,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文化圈是个普遍现象,很多家长也苦恼于不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本书作者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以一种更容易为东方家庭所接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