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包含以下作品:在《生死场》中,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笔调,描写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生活。该篇被称为“中国女作家所写的有力的现代小说之一”。《家族以外的人》通过儿童的观察来反映生活,情真意切地描述了有二伯晚年的不幸遭遇。《后花园》的叙事方式有特色,萧红在借鉴传统话本小说叙事框架的同时,成功利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北京市民的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一个时代对普通大众生存境况的挤压,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底层贫苦市民积极努力致力于改变命运,却四处碰壁的图景。
《女人》集中向读者展现了传统文化与都市文明畸形结合背景下女性的道德丧失与人性沦落。其中,《小刘》写的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新女性的沉沦。《送车》中的旧太太们在时髦的现代交际中暴露了她们的虚荣心和寄生心理。凌叔华不加掩饰地表现了她们的丑态和不堪的内里以及她们的枯燥的灵魂,塑造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她不仅书写新旧更替时代的女性
《红了冬青》是凌叔华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书中大部分是从小孩子的角度写的故事,关注的也是旧时小孩子的生活和趣事。这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语言幽默清新,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单纯善良,凌叔华走进了儿童的世界,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思想来为儿童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另有一些作品描写的是成人的生活状态和当时的社会现实
1916年至1926年十年间,蔡东藩写成“历朝通俗演义”系列,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前221年—1920年),均由会文堂书局陆续印行。1935年,会文堂书局加上许廑父所续《民国通俗演义》,全部改印,总书名日“古今通俗演义”。蔡氏史料上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反对“语出无稽,事多伪
《清史通俗演义(绣像本)》共100回。叙述了自建州女真崛起一直到宣统皇帝逊位297年的历史。详细描写了清朝入关、康乾盛世、禁烟运动、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武昌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
1916年至1926年十年间,蔡东藩写成“历朝通俗演义”系列,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前221年—1920年),均由会文堂书局陆续印行。1935年,会文堂书局加上许廑父所续《民国通俗演义》,全部改印,总书名日“古今通俗演义”。蔡氏史料上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反对“语出无稽,事多伪
《唐史通俗演义(绣像本)》叙述的是唐代一十四世近290年的兴、亡、衰、废的历史。《唐史通俗演义(绣像本)》记录了唐代女祸、阉祸、藩镇祸等历史教训,详细描写了李氏父子削平群雄、玄武门之变、武则天称帝、安史之乱等重大事件。
1916年至1926年十年间,蔡东藩写成“历朝通俗演义”系列,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前221年-1920年),均由会文堂书局陆续印行。1935年,会文堂书局加上许廑父所续《民国通俗演义》,全部改印,总书名日“古今通俗演义”。蔡氏史料上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反对“语出无稽,事多伪
《五代史通俗演义(绣像本)》叙述自朱全忠建立后梁至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真实再现了分裂动荡局势下“兵强马壮者为天子”这一政权更替游戏规则。《五代史通俗演义(绣像本)》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反对“语出无稽,事多伪造”;体裁上突出“义以载事,即以道情”的特点。“历朝通俗演义”系列自写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