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话体的言说方式,集中讨论了作者近几年孕育发微的政治宪法学诸问题。以中西交汇、古今之变的视野,探索现代中国的法政起源以及内在的动力机制,在晚清以降的三个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中,揭示其承转启合的张力结构和升降沉浮的命脉节律。法眼看中国,一部现代中国史就是政治宪法与法律宪法的流变史,在滔滔不尽的历史洪流中,作者愿与读者共同
《县政治理:权威、资源、秩序》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角,阐释中国县政治理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发展条件。通过历时性、长时域的分析,认为自清末到民国以至新中国的中国县政治理现代化一直致力于建构两大功能:一是(经济资源)财税汲取能力:一是(政治资源)社会控制和动员能力。这两大功能决定了中国县政治理的权威结构、职能区分化、以及社会整合
在中国特色的制度背景下,如何让地方官员做出可信的政策承诺和提供全面的政府信息?地方官员为什么会做出可信的政策承诺和提供全面政府信息?地方官员政策承诺和工作汇报的特征与内在驱动因素是什么?地方官员政策承诺的提出、获得授权以及事后工作汇报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
《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异体评估”视域下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作为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的重要成果,“公共管理博士文库”在多方努力下终于付梓出版了。在这批著作面世之际,回顾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不禁心生感慨。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我国的国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和象征,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以国旗、国歌、国徽为重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本书作者结合自己20多年来升降国旗、护卫国旗、宣讲国旗等的实践和体会,以对国旗人物的采访和自身的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中国制度背景的详细分析和考察,《政府质量、公司治理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分析了地方政府质量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主要创新点为:一是从微观视角采用综合政府质量指数,考察政府治理质量对企业层面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提供了解释政府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对改革进程影响的微观证据,对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及存在的诸多问
本书以中式政道思维与西式政体思维的异同分析为立论基础,从中国政治现实出发,以国际比较的视野,审视了新中国60多年社会主义实践在政治、社会、经济方面一脉相承的艰辛探索及其巨大成就,并通过严谨细致的研究阐释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与政策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新规律。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中式政道思维”,中篇为“新中
本书是《中国政道》(之前已通过选题,书名初步设想改为《论国家治理——中国政道篇》)的姊妹篇。本书偏重制度建设,《中国政道》偏重理论分析。本书包括公众决策参与机制、挑选决策者阶段的新趋向、中国公共政策设置的模式、中国国家强制能力建设的轨迹与逻辑、财政转型与国家建设、中国在社会保护方面的新跃进、中国体制的学习模式与适应能力
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的国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中国式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着诸多新形势和新课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惟一合法的执政党,只有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不断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在今天的世界上,任何一种民主道路只有在具有本国特色、适合本国国情的前提下才是可能有存在价值和发展
政府、市场、社会的定位是个老问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渐进式转化的过程中,这三者的边界难以一步划清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但三者边界不清晰这个问题,由于中国经济长达近30年的高速增长被掩盖了,可谓“一俊遮百丑”,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这一新三角关系的构建可用以解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本书分别从政府主导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