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智慧》是文学博士李晓东对《红楼梦》的研究与评介。分《红楼梦》是一部怎样的巨著和《红楼梦》的智慧两部分,第一部分提纲挈领总结《红楼梦》之伟大与独特,第二部分条分缕析红楼人物之思想智慧。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中的智慧既可做为人处世、家庭关系、审美提升的借鉴,亦可给企业管理、家族发展以现实启迪。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反映成书年代的时代背景,也能帮我们观察一个民族在某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在中国,没有哪一部小说像《红楼梦》一样具有如此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红楼梦》可以称之为研究康乾社会生活的最好脚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着力于研究《红楼梦》中具有典范意义的传统文化元素、文化现象,并从不
本书是对当代陕西文学民间叙事予以研究的第一本专门著作。民间叙事是当代陕西文学的重要基本面之一,作家“现象级”佳作频出,参与、推进了当代中国叙事文学的转换。本书对陕西文学民间叙事的话语特征、功能意义、文化意识、文学传统,以及成就、局限与前景等展开系统性论析,以期对民间叙事的复杂性作出新的阐释,并获得超越地域性阈限的理论启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研究《诗经》语言的专著,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文字、音韵、词汇、句法、修辞章法五大类全面介绍了《诗经》的语言系统,如此综合研究《诗经》语言的著作并不多见。作者于《诗经》语言文字的研究颇深,在多年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写成此书。全书语言平实,条理分明,例证详实,首次出版后屡获好评。此次再版的修订本着
《毛诗稽古编》三十卷,属稿于康熙十三年(1674),最终写定于康熙二十六年,历时十四年,稿经三易而成,问世以来一直为学术界所推崇,是清初学者研究《诗经》的代表作。此书撰写目的是要寻流溯源,推求古经本旨,把《诗经》学从朱子释经体系中解脱而出,实现《诗》学研究向汉、唐的复古。此书训诂皆准诸《尔雅》,篇义准诸小序,诠释经旨准
中国现当代学者顾随20世纪上半叶的课堂讲授,当时的学生、国际知名中国古典诗词学者叶嘉莹做了详细笔记。《中国古典诗文课》作为精华本首次问世,它是传习人文、培育人才、启迪人生的集大成学术普及著作。古今中外,文史哲禅,通俗睿智,图文并茂,徜徉在文学内外,求索于历史上下,归结到真、善、美之上。做人与读书相映成趣,修身与悟道相得
唐宋诗文是古典文学的一座奇峰,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流传至今。从孩提时代咿呀学语,我们就开始诵读床前明月光;少年意气,也学李白豪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外漂泊,便知每逢佳节倍思亲;壮志难酬,又可叹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一首诗、一阙词,为什么能流传千古?诗言志、文载道,诗文隽永、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给读者打开了新的观察世界之眼和仰望星空、关注宇宙未来之眼,他写了什么故事,能让人们感受到世界之广阔、人类之渺小?他有什么审美观和宇宙观,让人们从习惯了的视野中走出,想了解科技之美、人文之美、宇宙之美?他有何种书写世界的方法,让人们看到宇宙的光亮和秩序?他的小说有什么特质,能引发人们对人类命运和科学精神、
《学诗浅说》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旧体诗词的普及读物。由于著者对古典文学有极深的造诣和识见,对一部诗史了然于胸,本人又擅诗词,故无论谈诗的结构与形式、鉴赏与诵读,还是谈诗的发展与流派、写作途径与方法,都显得游刃有余,可谓既循循善诱,平易亲切,又要语不繁,切中肯綮,令人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唐诗四季(英汉对照)(博雅双语名家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