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8月1940年2月间,梁思成领导的中国营造学社在四川、西康走访了35个县市,拍下3100多张照片,这就是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也是营造学社历时最久的一次调查,共173天,却一直鲜为人知。 本书沿着当年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路线,重走考察之路,将营造学社的调查对象一一考证,重现当年梁思成与他的同伴们的考察经历
一部关于苏东坡生平与美食渊源的作品,以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文记录为线索,循着他为官、游历的足迹,从美食角度还原作为吃货的苏东坡的一生。 从眉州到黄州、惠州等地,从猪肉、河豚到荔枝、羊蝎子……通过苏东坡在30多地所遇、所尝的70余种食物,勾勒出一条苏式美食路线,从中窥探苏东坡如何把眼前的苟且变成
爱哭的刘备,持羽毛扇的诸葛亮,偶像派的赵云、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这些经典甚至刻板的形象,其实是被立场不同的史家、文采飞扬的文人、情感朴素的百姓共同塑造出来的。这些真实历史人物的脸上,被涂抹了一层又一层个人与时代的色彩。 本书是将这一层又一层色彩卸去,还原三国历史人物本来的面貌。全书以英雄成败
本书作者要去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参加他联合指导的研究生娜塔利娅的硕士论文答辩,他借用一次假期,在50天的时间里自东向西环游了地球一圈,其中穿插了短期讲学和会议。从亚洲到欧洲,从美洲到大洋洲,再回到亚洲,期间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大洲和四大洋,并在智利度过生日,还在安第斯山上空遭遇了一次惊魂。 此外,在本次旅行的线路上,还有许多
郁达夫散文经典名篇全收录,本书共分为四辑,收录《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钓台的春昼》《水样的春愁》《回忆鲁迅》《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饮食男女在福州》等经典名篇。第一辑写四时景色、人文山水,感时伤怀,是融情入景的典范佳作;第二辑写个人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的见闻感想,将个人感受、山水人文、历史文化和家国情怀相结合,
收录《迟桂花》《过去》《微雪的早晨》《东梓关》《蜃楼》《杨梅烧酒》《在寒风里》等10篇佳作,体味民国才子从带有感伤情调的自叙传抒情进入到归真返璞的空明境界。读者可以从这些作品中看到郁达夫的自我的蜕变,感受他艺术创作上达到的浑圆成熟的境界。 ★创造出一派澄澈明净的内心世界《迟桂花》 《迟桂花》中的那种自然与人情的和谐交融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从生活细微处入手,由表及里,有思想,有深度,延续了散文文本一贯鲜明的叙事、说理和抒情特色,具有浓郁的时代感觉和怀旧情愫。 作品分为乡关回望、往事如歌、故园情深、人间草木、山河远阔、红尘絮语6个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家乡亲朋的深情厚意,对人生和人间真情的思索感悟,文笔优美,情真意切,很有感染力。乡关回望和往
《文学旅行团·跟着名家去旅行》分为《广袤之地》《辽阔之境》《锦绣河山》《海滨风光》四册,选取老舍、鲁迅、茅盾、巴金、朱自清、郁达夫、徐志摩、郭沫若、郑振铎、林徽因等文学名家组成旅行团,以名家为导游通过名家游记带领我们畅游祖国山水,领略人文风光。全书覆盖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
字数:90千。体裁:散文集。以散文创作为主的赵振元先生,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虽然公务繁忙,但他非常擅长捕捉生活中的亮点并发现美好的时光,并将自己的观察和感悟通过笔尖流淌成文字。《天边》这部散文集分为“上篇感悟自然”和“下篇远山近水”,收录了近百篇他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作品虽然篇幅不长,但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
字数:130千。题材:散文集。《枫叶红了》是赵振元先生的代表作,曾发表在《散文诗世界》(2018年01期》并收入《2018中国散文诗年选》(花城出版社2019)。此次结集出版,除了收入《枫叶红了》之外,还收录了他散文创作生涯中的诸多经典作品,关于人生,关于生活,关于读书,关于诗词,赵振元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的作品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