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由信息论和网络编码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严密地论述T有关离散和连续系统的信息理论。在传统的信息论基础以外,又增加I-度量、Shannon型与非Shannon型不等式、熵函数与群论的基本关系等内容。在第二部分,作者在信息论的基础上综合了网络编码的基本理论,包括对线性网络编码、卷积网络编码和多信源网络编码的详细讨论。
本书对《信号与系统(第三版)》的所有习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多数习题给出不只一种求解方法,让你在轻松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拓宽思路,加深知识理解、增强解题技巧。本书对《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中未选入第三版的部分习题也进行了补充讲解,无论你使用的是二版或三版,本书都是“最佳伴侣”。运用大量MATLAB仿真图形,直观、准
《无线通信中迭代均衡技术》从高性能的Turbo、LDPC译码思想出发,研究了迭代算法在无线通信系统均衡技术中的应用问题。全书从误码性能、实现复杂度和迭代收敛性等几个方面研究了不同系统结构、不同实现算法的影响。《无线通信中迭代均衡技术》全面介绍了迭代均衡技术的起源、现状及应用,研究了时域迭代均衡算法、频域迭代均衡技术和盲
《高等学校教材:数字信号处理基础教程》系统地讲述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基本算法。全书共分10章:绪论、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z变换与离散时间系统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原理、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基本算法、信号的频谱与数字谱、窗函数、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语音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相对其他数字信号处理的书籍,数字
介绍TI公司推出的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TMS320F、2808的硬件结构、内部功能模块、系统控制和中断、流水线、寻址模式、汇编语言、C语言编程和调试环境、F2808实验开发板、外设模块等。刘和平等的《数字信号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基于TMS320F2808》以F2808的原理和应用为主线,介绍各个功能模块(I/O、eSCI
管致中、夏恭恪、孟桥原著的《信号与线性系统(第5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作者在第4版的基础上,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以及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原教材作了修订,使其更加贴近当前的教学需求。教材按照先连续系统后离散系统、先时域分析法后变换域分析法
《DSP应用开发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特点、发展、分类及应用,TMS320LF240xDSP结构及内部资源,TMS320LF240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和伪指令,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外部总线扩展以及应用,看门狗定时器模块,数字输入/输出模块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串行通信接口模块(SCI)的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第2版)》为2007年《信息论与编码技术》一书的第二版。《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规划教材: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两部分内容:一,香农信息论的三个基本概念(信源熵、信道容量和信息率失真函数),以及与这三个概念相对应的三个编码定理;二,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了便于教学和加深
江晓林主编的《信息论与编码》是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之一,是在相关高等学校教师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 《信息论与编码》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信息量和信源的熵、信源编码、信道及信道编码、接近香农极限的编码和信息率失真函数,章节后面备有相关习题。 《信息论与编码》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