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建筑(第17辑)》共收集文章19篇,其中文物建筑研究9篇,文化遗产保护5篇,建筑考古5篇。文物建筑研究栏目的文章涵盖了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北上门建筑遗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华严寺、河南洛阳关林、云南昆明民居调查等研究内容,本辑特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宾慧中关于古建筑保护的文章,此外还有河南地方建筑类型
本书为2023年度四川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发展报告。四川省自全面开启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以来,立足资源禀赋,完善法规制度,构建标准体系,突出科技创新,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应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持续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
本书有绪论、测量和实验基本知识、常用测试仪表、环境参数测试、管网参数测试、设备与系统性能测试、专业基础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共8章。全书首先介绍了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及方法等教学内涵,接着详细阐述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环境、管网、设备及系统的测试技术与方法等知识,主要内容包含了建筑热工学、
这是一本超有趣的中国古建筑漫画科普读物。古建筑的屋顶有哪些样式?屋脊的仙人走兽都有哪些?繁复的斗栱、美轮美奂的藻井有什么寓意?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住合院式房子?如何区分亭台楼阁?除了门当户对,你还知道哪些跟建筑有关的成语?…………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屋
《绿色建筑概论》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为参考,在适当反映绿色建筑随时代发展的新技术、新要求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建筑概述、建筑热湿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建筑空气环境、建筑水环境、绿色建筑能源系统、绿色建筑与周围环境、绿色建筑与施工、绿色建筑与安全耐久、绿色建筑
本教材分为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部分。中国建筑史部分,以建筑类型为主线,包括宫殿、坛庙、民居、园林、陵墓等多种类型,每个类型都展示了独特的建筑理念和文化价值。外国建筑史部分则以时间发展为序,追溯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创新。教材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详细的描述,带领读者领略各个时
《沈阳宫殿建筑图集》包括序言、51幅照片、19张建筑平面图、13张建筑细部图和4张纹样拓片,真实地保留了动荡年代沈阳故宫的建筑面貌。1924年7月,时任日本满铁工业专门学校助教授的伊藤清造,率该学生9人,对沈阳故宫进行了三周的考察,在序言“关于奉天宫殿”里,伊藤清造对沈阳故宫的建筑年代、建筑形式、特点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
《我家住在徽宅里》这一年春天,小龙的爷爷决定修一座大四合院给全家族居住。小龙跟着大人们忙里忙外,和匠人们打探建造知识。木工、石工、瓦工、泥工、漆工、雕工,个个身怀绝技,人人技艺高超,只见这座徽宅一点点完善,院落一间间建成。夏天,小龙在还未完工的大宅里,寻找自己将来的房间。房子开始建造细节,瓦当、影壁和门匾,每一处都很讲
侗族鼓楼作为房族的象征,一般位于村寨中心,是侗民集中议事、庆典的场所,是侗族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筑。侗族掌墨师即是侗族传统木构建筑的设计者和建造施工的组织者。陆文礼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高级工匠师,他创造了侗族鼓楼建筑史上的很多个营造之最:建造了当今最高的木质结构鼓楼;第一个把侗族鼓楼修
建筑环境学是一门反映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是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何种室内外环境,掌握室内外环境形成的特征和影响因素,通晓改变或控制特别是室内环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创造人工环境提供理论基础。本教材内容主要由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热湿环境及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绿色建筑等六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