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国民素质提高和社会民主化进程起着积极作用。然而,学界一直把该思想机械分割为国民改造和制度变革两个问题,分别进行研究。这种缺乏整体把握的研究方式,导致学界对严复思想出现了种种误读。基于此,论文着眼于严复思想的整体性,采取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制度经济学、
在中日启蒙思想这一主题下,本书以历史的纵向变化和时代的横向关联为坐标,以严复与福泽谕吉这两位中日近代具有代表性的启蒙思想家为中心,分列时代篇、文化篇、思想篇和实践篇,从不同的方面和维度,系统地对中日近代启蒙思想进行了透视和比较,呈现了两位启蒙思想家的复杂图像、相通性和独自性,作者在不少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是
1936年,梁启超生前好友林志均主编《饮冰室合集》完毕,《合集》分《文集》《专集》两部分。其中《专集》24册,包括《戊戌政变记》《自由书》《李鸿章》《越南亡国史》《太古及三代战记》《墨子学案》《中国近代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104种。本书即以1936年版《专集》为底本,以简体横排分13册
本书通过解读章太炎在清末撰写的几篇重要的政治文献,深入分析他的思想特征。既涉及对于章氏《明独》《代议然否论》《秦政记》《五朝法律索引》《思乡原》等文章的阐释,也有对于章学的其他议题,如章氏对阳明心学的认识和阐释、章氏对民初政局的批评、章氏的辛亥记忆等的探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
《章太炎.铁血著华章/文化中国.边缘话题(第5辑)》共分为五个章节,详细的介绍了章太炎先生的心相行迹,夹叙夹议,重新细致解读章太炎先生生平与著述中的谜案,通过其行迹、著述、交友、讲学等诸多方面还原章太炎先生的历史地位与学术影响。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哲学作品。熊逸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以省时间、轻松、知识牢——帮你搭建一个合理稳固的知识框架,更能清晰的理解《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周易》《诗经》《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老子》《庄子》《荀子》《管子》这些传统的中国思想经典,让你今后获取新知又快又深。
以西学、东学、中学为支点,打破分科治学的局限,不以变化为进化,不以现在为现代,从多学科的角度,用不分科的观念方法,全面探究近代以来中国的概念、思想、学科、制度转型的全过程和各层面,沟通古今中外,解析西学与东学对于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格义附会,重建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条理脉络,深入认识中华民族新的智能生成运作机制形成的进程
本书收录梁氏从1893年起至逝世前,将近36年内写下的各种文章。梁启超作为这个时代挺立潮头的弄潮儿,参与公车上书、领导维新变法、鼓吹民主宪政、策划护国运动、倡导新文化运动、引发五四运动,晚年专注于文教及学术研究,担任清华国学院导师,奔赴全国各大学演讲、讲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梁氏终生所想,无非国强民富;毕生所求,只是
本书是著名学者姜义华先生研究章太炎生平和思想的代表之作。全书由序编、甲编、乙编、丙编、章炳麟年表、索引等部分组成。序编总括作为中国近代知识精英代表的章炳麟学问与革命的一生;甲编叙述章炳麟的革命生涯和政治斗争的经历;乙编对章炳麟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著作依次进行分析、评介,展现其学术成就与思想全貌;丙编结合章炳麟同康有为、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