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入2023年报告文学的作品约35万字。这些作品题材不同,风格各异,都紧扣时代脉搏,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高水准的统一。既有关于自然生态保护的文章,如陈启文的《谁在月夜哭泣》和余艳的《鹤舞长江之巅》;也有对典型人物的描写与刻画,如钟兆云的《公仆榜样》和赵韦的《乌金缘》;文选兼顾各类题材,覆盖面更强并具有典型性,对特殊历史节
作者叶小果行走7年,采访上百个普通人,倾听他们诉说自己人生中不一般的故事,以口述纪实的方式,用真挚朴实的文字还原他们的心声。 本书共10个篇章,10位主人公,凭借内心的善意、勇气与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向社会各个角落伸出援手。他们当中,有人救助流浪动物,有人为器官捐献事业出力,有人开一个永不打烊的书店为读者留一盏灯,还有人
本书为中国环境报社作品集,收录了129篇环境相关的报道及文章,涉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与法治建设、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发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及环保产业经济、应急与保障核安全八方面的内容,全方位记录了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保护的点点滴滴及生态文明建
编者在河南记者站工作20多年间,一直关注中国一拖集团质量品牌的发展,用新闻报道的形式,记录了一拖这家国有大型企业20年来在质量提升、“东方红”品牌建设,以及他们在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做法、经验和体会,共在《中国质量报》刊发不同题裁的新闻稿件100余篇,将本书划分为质量基础、质量提升、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责任、企业文化5个篇
本书为新闻通讯合集,通过对70名学生的采访报道,形象展示了重庆移通学院大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历程。他们在大学里,充分利用学校独特的办学平台,通过自身的努力,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长发展之路,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大幅提升。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案例,本书展示了重庆移通学院超前的以人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和承认差异、尊
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是新时代的要求与进步需要。本书为新闻通讯合集,通过对70名学生的采访报道,形象展示了晋中信息学院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历程。他们在大学里,充分利用学校独特的办学平台,通过自身的努力,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长发展之路,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大幅提升。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
本书内容讲述:为切实发挥道德模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精选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四川省道德模范的30名道德模范的事迹,言辞真切,娓娓道来。
本书是一部讲述鞍钢矿业复垦绿化成果的报告文学作品。从2021年7月开始,作者对鞍钢矿业公司所属的大孤山铁矿排岩场、东鞍山烧结厂尾矿库、齐大山铁矿排岩场、眼前山矿等多个绿化复垦现场,以及鞍钢厂区、鞍钢生活协力中心、鞍钢生产服务中心绿化作业区进行了实地采访,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创作出了近十万字的非虚构作品报告文学作品。满目疮痍
本书分为上篇名家论剑、中篇徐剑论剑、下篇对话徐剑及附录四部分。具体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读长篇报告文学《大国长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纪实》;铸剑的史诗——读长篇报告文学《大国长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纪实》等。
该书是一本讲述作者从业多年新闻采写工作经历的文学作品集。全书约10万字,共收录文章33篇,分为“采访那些事”和“回不去的从前”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作者从事电视记者职业生涯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内容包括其在重庆巫山、万州、奉节等三峡库区的采访和拍摄经历;第二部分是作者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主要表现为对父母、亲朋、故乡、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