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章恰尔》《青海民族学院学报》《中国藏学》《西藏研究》等学术期刊不断创建,拓展了学术视野、提高了学术水平、凝聚了学术力量、增强了学术责任性,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术论文。可谓学术成果丰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至今没有分类集成,难以应用或查找。为了进一步梳理学术成绩,避免盲目或重复工作,将改革开放至2
本书稿介绍了德格错阿境内的《格萨尔》主要人物达绒·阿库超同等人的相关传说故事和遗迹。本书稿的内容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1.前言,由著名格萨尔研究专家、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先生撰写;2.寻觅阿库超同足迹;3.格萨尔史诗历史人物荣擦甘潘玛尔勒和首席大仲裁官威玛拉达遗迹寻访与简介;4.《格萨尔
中华民族大融合采取的是“文化综合”,而非“文化替代”,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核心向外开放,包纳各民族文化,互相之间渗透融合的特点,这在壮汉文化交融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道公作为一种活跃在南方乡村的民俗文化,在承袭传统道家思想的同时,受到壮族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与各种传统习俗紧密结合,汇成一体,在各个方面都全面糅合,不拘一格,形
中国中古时期,因其兼容并蓄、包容万象,引人入胜。作者吴玉贵运用传世史籍与新出土文献,考察了突厥、回鹘、突骑施、粟特等族群中的重要人物及其事迹,详细分析了发生在高昌、伊吾地区的族群活动,并通过白居易诗词中的毡帐等个案分析,探讨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风貌,为读者详细展现了中国中古时期突厥、回鹘、突骑施等族群的面貌以及隋唐王朝与西
本书介绍了傣族的语言、艺术、服饰、建筑、饮食、传统节日、民俗风情、非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读者可以领略到傣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感受他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作出贡献,为读者深入了解其传统文化提供全面的资料。本书为中文和泰语对照版
本书为东巴文化系列之一,是一本影像志(此外还有一本口述史、一本文化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国家,多元的民族文化,是构成中华历史文明、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书中展现的金沙江流域是纳西和摩梭人的故乡,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农业文明形式,系统而庞大的东巴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广布于云南、四川,对西南地区的民俗风
《吐蕃文化史料集萃》全书正文分为传世文献篇、敦煌文献篇、碑铭墓铭篇3大部分,书末有附录(吐蕃时期敦煌汉文文书编年及相关题记)。其中,传世文献篇收录《旧唐书·吐蕃传》《新唐书·吐蕃传》《吐蕃王统》《致吐蕃臣民与僧众书》等汉藏文传世史料;敦煌文献篇收录汉藏文文献27种、32个卷号,包括对古藏文编年史、藏译儒家经典、医学历算
澜沧县境内居住着20多个少数民族,傣族是8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据史料记载,自公元898年第一批傣族进入澜沧,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澜沧傣族》一书记录了澜沧县境内傣族的社会、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基本情况,是研究澜沧境内傣族的历史、民间文化、民间习俗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反映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在澜沧县民族工作中贯
本书是对蒙古马精神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部学术专著,从蒙古马精神的孕育与发展、蒙古马精神的时代内涵、蒙古马精神的文化基因、蒙古马精神的历史担当、蒙古马精神的当代价值五个方面对蒙古马精神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论证。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北疆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蒙古马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