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带一路”上海国际论坛与会专家学者研讨成果的集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欧亚地区各种合作倡议和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各种对接倡议以及合作战略都提出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书中围绕上合组织建设、安全挑战、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角度展开讨论,探讨提升上合组织在地区发展的作用,扩大学术交流和智库贡献的有效途径。
2015-2016年是南海地区形势发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一个特殊年度。在这一年里,美国以“航行自由”为由,对所谓中国南海“过度海洋主张”的军事行动,直接刺激了南海地区安全形势的发展;国际舆论对南海问题的针对性炒作将国际社会关注度提升到了空前的程度;“南海仲裁案”的程序进程为整个亚太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有关国际法与当代世
本书系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本书对中国和中东欧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做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分别介绍了161合作如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未来五年如何推动161合作行稳致远、161合作如何推动中欧更加紧密合作。与会专家学者系统梳理了过去取五年161合作所取得的成就,并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未来五年合作的发展前景
*主义(英语:extremism,俄语:экстремизм)是指采用*手段达到某些目的的理论或者主张。*主义并非某一特定宗教的专属,将*主义等同于某个宗教既是错误的,也缘于偏见和污名化。近年来,伊斯兰*主义所驱动的暴力和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特别是随着中东强人政治垮台和阿拉伯之春后西亚北非局势的剧
丛书从政治交往、经济金融往来、教育文化交流、社会往来等方面反映了各个时期中美在上海的交流史,具有重要的史料检索价值和独特的现实意义
明治维新加速了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而在日本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推进各领域改革的过程中,全新的行政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个人能力和工作忠诚度为主要选材标准的行政管理制度也为日本改革的深入增添了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的行政体系中,广泛存在的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制度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本书对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所需人才的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联合国系统及其组织架构与代表性机构作了详细介绍,这对有志于去国际组织工作者在准备的时候很具有参考价值,对推动中国教育的国际化也具有政策上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上的启发意义。
由中国社科院国家优选战略智库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亚洲研究所、福州大学联合举办的“中澳合作论坛: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展与合作靠前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斐济、瓦努阿图、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学者、官员和工商界人士,就中澳合作事宜展开研讨。本报告从亚太地区合作的动力与前景,中国与大洋洲关系
中美苏三大国在现代世界历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大国相互关系更是跌荡起伏,对世界和整个国际关系产生着巨大而深远影响。作者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访学两年,即开始以三大国20世纪相互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并持续至今。随着事态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作者深感仅仅就三国间关系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穷究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