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梳理了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其走向终结的原因和教训;对现存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古巴、朝鲜和老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革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拓展性地介绍了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本书对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行了纵向的历史总结和横向的国际比较,找出其中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包括绪论和七章共八个教学单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据此为每个教学单元设置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时数、教学建议、学习思考、阅读文献七个
《恩格斯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性批判的开局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条道路、技术物质生产劳动的核心与灵魂、实践论科学观、历史的自然与自然的历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资本恩格斯现代性批判的双重维度、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七章内容,系统阐述了恩格斯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突破了对恩格斯哲学思
在《共产主义宣言》发表以来的一个半多世纪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现代世界思想乐章的重要主题之一,由于它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而成为20世纪历史上一种至关重要的存在,在某些时期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存在。本书收集了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19562009年在马克思主义领域所写的许多作品,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和不可分开的恩格斯)思想发展及其
本书是以恩格斯《发展》为代表作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学术成果。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广义与狭义的统一观,全面深刻阐明恩格斯的《发展》与《反杜林论》的相互关系。论证《发展》是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突出恩格斯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作出的重大贡献。从世界历史大视野中,考察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高度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根本原则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成败兴衰、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与否的头等大事。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说清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极端重要性和极其必要性。本书收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秀博士论文,从年青一代身上看马克思主义如何传承。
《马克思主义学习文稿》收录了作者王伟光自2007年底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任职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的一些文稿,包括讲话稿和一些已经发表的文章。这些文章是作者多年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深切体会和思考,对我们加强理论学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作者多年来从事马克思主义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全书分为导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若干专题、列宁思想若干专题三个部分,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史研究的方法论、恩格斯的理论贡献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重要地位、列宁在保卫马克思主义哲学斗争中的若干重大贡献、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培养大家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课题的结项成果。参与写作的三十位学者,如侯惠勤、田心铭、王炳林、沈壮海等,多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知名专家,具有多年从事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每位学者一篇文章,从“读好经典是基本功”、“写好论文是硬道理”、“用好经验是妙选择”、“选好专题是新起点
2016年6月在厦门大学召开“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围绕这“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最新成果研究”、“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研究”、“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创新研究”和“‘五大发展理念’研究”、“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