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十二月花令为纲,精选700首古代花草诗篇、1200个历史典故,以淡雅飘逸又富含趣味的笔调,解读了花草在诗词戏曲中传递的悲喜忧欢,讲述了古人与它们情感交织的故事。书中还配有114幅古人画作,诗情画意与四季花卉融合辉映,令人赏心悦目。翻开这本书,读者得以读古诗、品名画、赏佳卉,读懂24种花令,体悟每种花的情态和背后蕴
本书是对《西游记》百回内容的解读,包含猴王初问世、大闹天空、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女儿国、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盘丝洞等情节。
本书汇集了罗振亚教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指导的博士生和部分硕士生的文章,是学生们为老师六十岁生日奉献的一份礼物,也是对他从教四十周年的一次纪念。书稿分为“春风化人”“‘先锋’回响”“诗润心田”三个专辑,涉及学生对导师为师为人的印象与感悟、罗振亚的中国新诗研究和诗学建构的价值、诗歌创作的审美品格等内容
《民国词学编年史》是李剑亮教授在民国词学研究领域的又一部重要专著,也是民国词学界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之一种。本书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传体、纪事本末体,条理清晰,叙述完整。编年时限自中华民国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三十八年,其内容包括对词史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文学事件、词学结社、词学流派、词人(词学家)交往、词人(词学
词话是中国古代诗学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词话史》运用历史学的观点与方法,对中国历代词话作出了历史化的阐述,对词话文献具体内容进行介绍、梳理、评点、总结,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乃至还原词话历史发展的面貌,以期描述评论历代词话产生、发展、繁荣直至衰落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晚唐五代词话的开端、北宋词话的成立、北宋苏轼及其
该册图书是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第二期资助项目,以2016年12月教育部发布实施的《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优秀诗文推荐篇目为主,参考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工程”成果《中华经典诗词分级诵读本》(国家统编语文教材配套同步诵读材料)对中华经典诗词进行筛选、分级编写读本,并将教材中的中华经典诗词以国家通用手语为标准进行
本书是对20年间的金庸研究与批评作整体性的回望与总结,当下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日新月异,较诸过往,“接受主体”的重要地位,似已被推举至前所未有的境地。基于这种研究环境本书提炼出“有立场无作品”、“有立场少作品”、“无立场多作品”等数类常见的金庸相关批评,并加以评述,指出在以下四个方面——回到既定的文学文本,回到真正体贴作
本套书以“诗词里的中国故事,故事里的中国诗词”为主线,精选从先秦到清代的诗词名篇进行解读,并围绕所选诗词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一套共分四册,分别是《先秦篇》(46首)《秦汉篇》(42首)《唐诗篇》(48首)《宋词篇》(45首),共有181首中国古代诗歌、诗词故事,或讲述作者的生平故事,或讲述诗词创作年代的历史故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