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收入洪子诚教授近年的16篇文章,围绕中国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讨论当代文学如何在世界文学的参照中来定位自身:一方面,外国文学是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的重要资源,参与了当代文学形态的生成;另一方面,对外国文学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影响、制约着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研究
本书为北大教授钱志熙先生的代表作,初版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是国内较早聚焦于生命观以研究古代文学的著作。书中以历史分期与主题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梳理了从原始时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生命本体论与生命价值论)的发生发展历史,阐述了生命观在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上的表现。相比旧版,增订本在篇幅和论述上更为宏大周密,全书
本书为汪涌豪教授的代表性著作,聚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范畴,分专题对范畴的质性特点、统序连带、耦合方式及其孤行与通用的情况、感官用语的援用等内容作了深入探讨,同时对主体论、形式论范畴及其观念之缘起、与时代的关系以及范畴的潜体系特征等问题作了系统论述。另外对像“圆”“涩”“闲”“躁”“声色”“格韵”等处于不同序列的具体范
本书考述了隋唐之际居于河汾的王通、王度、王绩、王勃等王氏家族作家群主要成员的生平、著述,探讨了他们对于唐代小说、诗歌、辭赋、骈文等文体发展所作的贡献,考察了魏晋风度对王氏家族成员的影响及其在隋唐之际的转变,剖析了该家族对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讨论了王通的“三教可一”思想及其王氏家族文学的融合精神,并对王氏家族文学繁荣的原
古典文学研究(第五辑)
本书涵盖了中华诗文名篇,分为《诗经》、乐府诗、魏晋南北朝篇、唐宋诗词篇、元明清篇、经典古文篇、现当代诗歌篇、现当代散文篇。
《且行且思》一书题材丰富,包含论文、散文、戏曲、歌曲等作品,是作者从事文艺工作多年,对基层开展全民艺术普及、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生活的生动实践和勤于思考的结晶。第一辑“学以致用”系列论文阐述了作者对于文艺工作的认识和见解。一篇篇读来,从中都是葛树人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思考得来的结果。结合基层的工作实践,葛树人将一些相对抽象的
本书两位作者均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方面的专家,长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邱美琼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胡建次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者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目录汇编与学术史考察”首席专家。本书收集了现当代
本书以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作品的学术传播现象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先秦时代的“诗三百”、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等作品展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诸多经典文学作品的学术传播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挖掘揭示出其中的传播意义、作用和贡献。书中分别对“诗三百”、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等经典作品的学术传播现象和情况进行了系统化
《数过满天星》是一本关于读书的书,分为四辑:辑现代文学过眼,论及巴金、沈从文、丰子恺、王佐良、穆旦、孙犁等现代作家作品;第二辑当代文学扫描,论及冯骥才、贾平凹、曹文轩、张炜、苇岸、迟子建、刘荒田等当代作家作品;后两辑主要着眼于书籍、阅读、经典等核心话题,以书痴慧眼观阅读万象,涉笔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