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研究》是关于郭祖荣先生的“音乐心理传记学”研究——笔者尚未见过这一提法,斗胆杜撰该“学科”,仅是为了强调本研究与一般传记心理学研究的以下区别:(1)从现有的资料看,心理传记学研究(特别是我国的相关研究)的素材大多是文字资料,而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除常见的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之外,还涉及郭祖荣先生
本书选取清江流域土家族在人生仪礼,包括诞生礼、婚礼和丧礼中演唱的歌谣作为研究对象,在特定族群的地方传统和生活文化中,通过对人生仪礼歌唱传统生存状态和演述形态的调查,分析土家族人生仪礼歌的特殊语言、文类特质和社会功能,研究土家族歌唱传统与人生仪礼的互动关系,理解土家族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情状,揭示歌唱传统与清江流域土家族生活
淮河流域是一部硕大的民间音乐宝库,它记载了淮河人民从远古到现在创造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戏曲艺术、民族器乐和宗教音乐。本书以淮河文化为背景,以淮河民间音乐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的理论构架、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的背景依据、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的基本类型、淮河流域民间音乐研究的个案实例分
本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音乐与数学”的讲义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书通过介绍音乐与数学(也包括一些声学方面的知识)之间密不可分、却又往往不为人知的关系,探讨音乐这门抽象的艺术与数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互动,比较两者的思想方法之异同,打通文理界限,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分析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为是
本书是根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大纲,作为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参考教材,选取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典型病例,编写的具有区域性医疗特色的教材,以案例(病例)为主线,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耳鼻喉口腔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康复护理等理论知识、人文素养与护理操作技能有机结合,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切入点,促进学生阅读
这是一本关于德奥音乐史的书,在历史的维度下,这些音乐既不“严肃”也不“古典”。我们在书中关注伟大的音乐家们,他们像一个个神祇供我们膜拜,但其实也十分平凡。他们组成的历史有真实的一面,也有被构建的一面。他们的作品是不朽的,然而这些不朽不但出发于个人在大时代中不得不然的沉浮,也建立在后世不同环境下人们的投射。
本书通过对中国民歌艺术研究,概述了中国民歌的一些特点,还有民歌唱词、结构、类别等内容,并且对南北方民歌进行相应的鉴赏分析,做到基础与实践、技法与作品创作的相互结合和转化,使人们能够对中国民歌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全书内容翔实、层次鲜明,系统论述了中国民歌的艺术研究与作品构成,把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的正真结合,是一本值得学习研
本教材收录了二十世纪50-80年代普遍流行开来的美国经典英文歌曲曲目共45首,每一首曲均包含本歌曲的简谱、英文歌词、参考译文、语言点解析、注释与欣赏五个部分。 本书以教材为成果形式,每一首曲均包含本歌曲的简谱、英文歌词、参考译文、语言点解析、注释与欣赏五个部分。 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课堂欣赏、演唱娱乐为一体,目的
《中国音乐史》主要收录叶伯和先生著述两种,即《中国音乐史》和《诗歌集》。其中《中国音乐史》上卷,即《中国音乐史》前五章据1922年成都昌福公司本整理;下卷,即该书第六章据1993年台湾青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本《中国音乐史》整理;《诗歌集》据1922年上海华东印刷所再版本整理。编校过程中,我们在不影响叶伯和先生原意的前提下
音乐学写作工作坊十年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