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无论中囪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不使接触者感受到它的魅力。奥秘何在?在于人们经由茶道获得一份真善美的陶冶。在茶的浓酽和醇厚中,浸润着岁月的秘香,贮藏了时间的能量。茶是时间的醍醐,是光阴对细节的耐心雕琢;茶更是一种在时光流逝中的静默,在这种静默中,生活上升为艺术:茶还是一种顿悟
本书追溯“食在广州”的文化渊源,分为“名产、盛筵、珍馐、技艺”四大章节,穿插带出名店、名厨、名器、名俗、胜景等,系统梳理广州了饮食文化的方方面面,凸现广州丰饶独特的饮食资源,传递出广州饮食“不时不食、不鲜不食,本味为先,美味求真”的文化理念,以及传承、包容、创新的特点,生动地诠释何谓“食在广州”。
《茶器与匠心之美》是一本关于茶文化和茶器手作艺术的生活美学读物。 东方茶文化在静默的岁月里流淌千年,道尽茶器的朴拙,茶人的淡泊,匠人的虔诚。在繁忙的城市喧嚣中,一道茶可以涤荡人的身心。《茶器与匠心之美》邀请著名茶人李曙韵和中日10位茶器手艺人,讲述他们与茶结缘,与器相守的动人故事。通过重拾东方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我们向
本书着眼于“舌尖中国,百味交集”,从我国缤纷菜系中精选色、香、味俱全的50道典型美食进行细致解读,一道道精美的食馔展示,既是舌尖的美味细品,也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巡礼。作者以比较故事化及性灵化的笔调加以叙述,在保证知识精准的基础上,力求传事物之神,畅人物之情。同时图文并茂,版式精致。在作者深入浅出、图文并茂
《和味道:四季和食》所介绍的日本料理,全都是西塚厨师基于对各种食材的钻研而创作的原创作品。富有创意而不流于花哨,饶有趣味但并不张扬。每一道莱都包含着日本料理在悠久的历史中积蓄下来的智慧,有品位但同时又不乏家常菜的淳朴。这些菜在食材的搭配、刀工、配色、装盘、器皿、菜量等方面都有其别致之处,给人启发,耐人寻味。
这是一本美食类的文艺书。作者以一个定居上海的武汉人的视角来观察美食,图文并茂,对每道菜、每种食材都融入了自己的记忆,不仅有其童年与学生时代的回忆,更将一些历史名人融入菜谱的典故中,娓娓道来,文化气息浓厚,且见解独到,在每篇文章末尾贴心地准备了做菜的实用技巧与小贴士,随书还附赠可当收藏的私房菜卡片,更适合80、90后读者
四川雅安早在汉代就是重要的茶叶产地,从唐代以来开始制作边茶,*朝廷与吐蕃进行茶马交易,由此形成的川藏茶马古道,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本书上编介绍川茶的前世今生、制作工艺、川藏茶缘、古代茶政,下编根据作者亲身考察、采访经历,探讨川藏茶马古道的形成历史、道路遗迹、风土人情、背茶工的苦难等内容,配上作者精心搜集的大量图
《经典普洱:名词释义》是*本记载着近代数百个普洱茶历史、文化与商品名词解释之书,包含作者所创建的专有名辞,探讨浩瀚的普洱茶世界,引领读者进入普洱茶正确知识中。自古以来,只要是中国人,对品茶文化一定不陌生,但从没有一本专门针对普洱茶所撰写的名词专书。有鉴于此,作者以二十多年接触普洱茶的经验,于2005~2006年开始撰写
本书围绕重庆16名烹饪大师,通过走访后人和传人的形式,聚焦他们从少年学艺到厨界扬名再到传承后人的过程,深度讲述大师们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和传奇故事,并以重庆百年餐饮和名厨名店名菜为背景,详尽展示重庆美食从民国时期到新世纪的发展历程,让各个时代、各种老字号包括传世名菜、风味小吃走上前台,全面呈现巴渝美食的博大精深和厚重历史
《一手好茶艺入门篇》共分九章。第01章讲述茶叶的历史及茶叶不可不知的常识和误区;第02章到第07章讲述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和白茶六大茶类,不仅有茶的分类、制作工艺、常识问答等内容,还有常见的茶品分类品鉴;第08章讲述茶器的分类、保养、选购及泡茶用水的选择;第09章为实践篇,讲述六大茶类的冲泡手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