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收录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理解当代中国沟通法语世界》的优秀学术成果。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文化渊源。“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与“沟通”是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时代主题,也是时代赋予人文学科的重大使命与宝
大运河文化带朝阳区段流域由通惠河、坝河、温榆河和萧太后河四条大运河主线河道和支线河道组成,位于北京东郊京通之间。本书根据大运河朝阳段流域的生态分布,以河流为单位共分为四编,分别追溯梳理大运河文化带朝阳段流域历史文脉,呈现其古今文脉源流和文化机理生态集成。本书根据研究对象只大运河文化带北京朝阳段的形态特征,聚焦构成大运河
本集刊是专注于运河及其相关问题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所刊论文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也会刊登与运河有关的自然科学如地理、工程、水利、环境等方面的论文。主要专栏包括:“理论研究”,着力进行运河学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探讨;“专题研究”,探讨运河发展史、运河区域社会变迁、运河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新书评介”,点评近年出版
本书是一部以地理学科为媒介,集STERM中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多学科内容的集成,它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向我们展示数字时代背景下学科教育的变革与实践。从课程的理论渊源、现实背景和未来需求的角度入手,构建了课程内涵与特征、过程与策略、成效与影响,并在真实问题情景下多视角、多维度的开展探索式案例,动态的传递、传承和创新
本书为《上海文库》第一辑中一本。由于近代上海没有专门的城市广场,公园便承载了城市广场的功能,是城市整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对城市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本书以近代上海公园为研究对象,以1912—1937年在近代上海公园所举行的重大事件为研究中心,考察了公园作为公共空间上海城市生活变迁的影响。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
松烟镇是黔北古镇之一,历史较为悠久,又是余庆县重要的文化发源地。但是,镇内许多珍贵的文物,独特的文化等无志书、史料记载。本书作者历时两年多时间,收集、挖掘、抢救松烟镇的历史文化遗产,编著《松烟古镇拾遗》,共六个章节。第一章:松烟古镇的变迁。第二章:松烟古镇遗迹。第三章:松烟古镇的文化。第四章:松烟古镇遗事。第五章:松烟
本书是四川师范大学“近代中国边疆研究”书系之一种,汇集近代边疆史研究重镇四川师范大学重点学者的新研究成果。本书紧扣学术前沿热点,把握中外中国边疆史研究动态。既从政治上探讨历代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不同政策,也对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往来予以史实考证;还对历代边疆学人与学术有生动的历史考察。从史实和学理上,系统、立体地呈现了历
原创“探索阅读”翻翻书。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6300余千米,长度居世界第三位。 全书共计翻开40处! 图书内容由7大部分组成: 1.长江上游·四川流域 长江上
原创“探索阅读”翻翻书。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呈“几”字形,自西向东流经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和自治区,最后进入大海。 全书共计翻开43处! 图书内容由7大部分组成: 1.黄河上游 黄
郑州地情报告(2023)是2023年度郑州市年鉴类出版物,是年度地情报告,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郑州市地方志工作规定》,以推行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为依托,充分反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工作实践,形成的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整治、经济、文化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