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诗歌体式、声律论、诗歌意境、用典论、鉴赏论五个部分,从格律到意境全面阐述如何写作古典诗歌,是较为全面和实用的古典诗歌创作教程。前两章梳理了中国古典诗歌类型和来龙去脉,以及诗歌创作的具体方法,解决如何写诗的问题;后三章则主要是从美学角度,解决如何写好诗的问题。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纠正了此前许多有关诗歌格律著作的
《诗经世本古义》二十八卷,另有卷首一卷、卷后一卷。该书是明代著名学者何楷研究《诗经》的重要著作。该书论《诗》,专主《孟子》“知人论世”之旨。何楷以他认定的时代为次序,打乱了《诗经》篇目原有的排列次序,也打破了风、雅、颂以类相从的原则,因此名为“世本古义”。他将《诗经》的全部诗篇分系二十八王,每王一卷;以二十八宿配之。此
这是一部关于赋体铺陈叙事研究的学术专著。古往今来的赋论家门对赋的叙事性不乏认知,但叙事研究相对薄弱。本书探究赋体本质与叙事、赋体手法与叙事、赋体结构与叙事、赋体题材与叙事等赋体叙事核心问题。从表现手法、空间叙事、进阶叙事三方面对赋体铺陈与叙事问题进行细致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是文化学者岳永逸教授多年来研究非遗文化的成果汇集。本书由十篇论文组成,这些论文或已发表于《读书》《思想战线》等刊物上,或已刊载于作者出版过的专著中。全书围绕民间
《东亚唐诗学研究论集》由上海师范大学唐诗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合办,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共同把关,精选唐诗在东亚各国传播、整理和接受的相关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以期推动唐代文学研究,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经验和实绩,为当下东亚命运共同体建设寻找历史文化资源。 《东亚唐诗学研究论集》目前已出版五辑,此为第五辑,
《<诗经秦风><石鼓诗>年代背景主旨新考》利用新的出土文献与研究成果,重新审视考定了《秦风》《石鼓诗》的年代背景主旨。在对《秦风》分类与判断起始的基础上,作者利用清华简《系年》与新的研究成果,重新确定《秦风》的年代背景主旨,结论崭新而可靠,大大改善了战国汉代以来学者的认识。关于《石鼓诗》的年代,作者的思路与视角既有对以
全书共分六章。前言主要介绍书稿的选题意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创新及不足之处。第一章分析西域一词的历史、地理与文化含义,探讨了清代西域诗发展的分期,分别简要论述了西域统一时期、和平时期、重定时期及建省以后西域诗的创作状况与风格特等。第二章探讨西域诗中自然主题的审美。第三章考察清代西域诗中的家国精神的显现方式及
《媒介转向:文学改编影视研究》是一本对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评析的专著。全书分为时代回响与实践回声两大板块,以百年中国文学影视改编理论为重要抓手,从多维度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清晰地概述了改编研究的历史和理论,还以具体案例分析的方式,提供了重要的改编实践与批评。文学不仅以其丰富的经验为影视叙事提供了多种可
本书为沈祖棻赏析诗词之作,合《宋词赏析》和《诵诗偶记》为一册。前者释读宋词名作,《唐五代词批语残存》列为附录,收入白居易、温庭筠、韩偓等唐五代人词作及对其的精妙批语;后者为论文集。作者沉潜唐宋诗词研究多年,更兼积累丰厚的诗词创作实践经验,擅长由创作背景入手,比照同题材、同风格作品以较其优劣,诠释古人深蕴的诗心、词心,深
在《科幻创作的未来版图》一书中,主编刘洋认真分析了这几年对创作发展的研讨成果,他结合我们邀请的作家撰写的文章提出,当代世界的科幻创作存在着四个重要趋势,分别是:类型之间相互交织频繁,边界显得越来越模糊;在西方创造的科幻小说类型模式之外,各民族的本土叙事意识和能力在不断加强,科幻正在真正成为世界性的文学;科幻小说从边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