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传承文脉——《礼俗之间: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这套大型中国音乐学术研究丛书,共13卷,五百万字,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荣获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著名音乐学家项阳先生及其硕博研究生们“集体性的协同攻关”中国音乐文化史成果的集中展现,也是当代
拥有唱遍宇宙的《我们是冠军》(WeAretheChampions),《我们将震撼你》(WeWillRockYou),《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Rhapsody),揽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入选摇滚名人堂,乐队全员入选词曲作者名人堂……创造这些奇迹的正是英国殿堂级的皇后乐队。 回到乐队
本书以东北民歌为研究对象,东北地处我国的东北边陲,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鄂伦春、达斡尔、赫哲族、朝鲜族、鄂温克、鄂伦春等。阐述东北的社会人文环境、经济文化,介绍各少数民族及民歌,阐述东北民歌和东北民间音乐的关系,阐述东北民歌的衬词,阐述东北民歌的说唱,东北民歌的方言。对东北民歌进行分类,并分别对每个类别的歌词、音乐特点等
本书是田艺苗的全新音乐散文集。田艺苗在喜马拉雅主讲的《古典音乐很难吗》付费点播累积已超过1940万次。区别于穿T恤听古典音乐系列的其他作品,本书带着我们亲近古典音乐的同时,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家。她爱音乐,并将这种爱的美好与我们分享。 她的茶叶取名门德尔松,她说巴赫的曲子要当成建筑来听; 生前灿烂
《明言的音乐批评》是作者对当代中国音乐史、音乐批评领域长期耕耘的系列成果的合集。文论中的观点都被国内外研究中国当代音乐史、音乐批评的专家学者莘莘学子广泛引用。该成果由下几个板块构成:1.作品批评--汇集了作者对当代音乐作品、当代音乐文论的批评成果12篇。2.人物批评--汇集了作者对当代音乐家的批评成果15篇。3.事项批
该选题为全国艺术科学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全称为《断裂与失衡--中西视野下的西方20世纪“新音乐”创新的局限性分析》。课题主要讨论了“新音乐”创新观念的构建与缺失、“新音乐”作曲新技法的快速发展、“新音乐”大多作品弱化民族特性的现象、“新音乐”创新效果与大众审美需求失衡的阐释、“新音乐”大多代表性作品“失度
《乐府杂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论著,是研究唐代乐制和词调起源的重要史料。开元初的《教坊记》作为我国唐代音乐、舞蹈、戏曲、杂技表演艺术的真实写照,是现在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本书选明嘉靖间刻《说纂》本为底本,范景中、周小英夫妇据善本亲笔校勘,过录名家题跋并自跋于后,允称善本。
陈旸及其《乐书》简介 《乐书》二百卷,北宋陈旸撰。陈旸字晋之,生卒年不详,今福建闽清人,宋哲宗绍圣年间中制科,官至礼部侍郎,事迹见《宋史》本传。《乐书》的编写,始于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进献徽宗,前后40余年。《乐书》内容丰富,体例分明,图文并茂,篇章达1124条,
《中国传统音乐民间术语研究》是一部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理念与话语体系的专著。在西方音乐术语体系被广泛采用并植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成为阐释中国语言专业、符号体系的背景下,该书作者试图整理出中国传统音乐“民间术语”,通过搜集民间原戏曲、说唱、器乐等不同体裁样式中约定俗成的音乐语言表达,如行谱、口诀、谚语等生动的术语,对我国传
《橄榄古典音乐》系列MOOK,以古典音乐普及为核心,用生活的角度进行切入,古典音乐在新时代增加生活质感,塑造个人魅力和内涵。让没有音乐教育背景的大众乐迷轻松欣赏古典音乐,每本MOOK以主题,例如音乐会观赏指南、音乐家小传、乐器选购指南等等,深入浅出的向大众读者普及古典音乐的知识与趣味。 为国内乐迷提供前沿、时尚、有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