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全面描述丝绸之路的通史类著作,突破了分述陆上和海上、草原与西南各条丝绸之路的传统框架,全景式展现了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繁荣的历史,着重论述了各个朝代对丝绸之路的经略和管理,以及不同时期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所发挥的作用。
本书为青少年历史科普读物,分别讲述从尧舜禅让到春秋时期、从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从东汉时期到魏晋时期、从南北朝时期到隋朝末年、从隋朝末年到唐朝末年、从五代十国时期到南宋时期、从南宋时期到明朝时期、从明朝时期到清朝康熙年间、从清朝康熙年间到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从火烧圆明园到辛亥革命期间的中国历史,为孩子们描绘出了完整具体的历
《中国文明的起源》是考古巨擘夏鼐对中国文明起源系统性研究的代表作,更是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书分三部分。中国考古学的回顾和展望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以及各地所发现的文化遗址及其文化特征。汉唐丝绸和丝绸之路重点介绍了有关汉唐丝织品的考古发现,以及丝绸之路和其时的文化交流。中国文明的起源通过种种考古证
《读史记》一书脱胎于《史记》,从中遴选出84篇经典故事,分8卷,以人物为主线,用故事体的形式,通俗晓畅而不失风趣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史记》中100余位先贤英雄的故事。其中,不但有帝王将相艰苦创业的经历,还有文人贤士追寻理想的踪迹,更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刺客、优伶的传奇人生。
自2013年开始,华中师范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始在大数据历史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大数据历史专业开设了诸多较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其中《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系列讲座系高等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每年邀请10余位海内外在量化历史研究、数字人文研究方面素有专场的资深教授、新锐青年学者做专题讲座,本
本书为《形象史学》第二十六辑,《形象史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办,是CSSCI来源集刊。“形象史学”,是指把形与象作为主要材料,用以研究历史的一门学问。本辑有器物研究、图像研究、地图研究等四个栏目,兼具图像与实物、文献与考古的研究文章。上至上周,下至明清,所跨时段较长。入选的文章符合学术规范,都能够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历史、历史科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应系列重大国家政策的出台,历史研究中起。在这种大背景下,本书以求真、明理、显历史思想与历史理论的探讨。具体而言就是,基于中国本土历史与社会实际,结合学术现状,汲取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优秀成果,探寻某些具体历史理论问题的文化根脉、历史根基、思想渊
本书对2021年中国学术界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进行总结,内容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政治经济交往、海上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本书是一部白话讲解《资治通鉴》的通俗读物。《资治通鉴》既是一本历史经典,也是一本中国哲学经典,它总结了中国历史中最深邃、有用的智慧。作者华杉在白话讲解原文的过程中,保留古文的韵味,让读者无需古文基础,也能理解《资治通鉴》的精华。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公元588-618年隋朝建立又迅速灭亡的历史。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励精图治,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等十八个专题,内容之广泛,完全与今“大文化”涵义相合;下篇是中国政治史,从民族起源开始,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浓缩中国五千年历史于一书,其功力非同一般。《中国通史》渗透着吕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