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喻中教授围绕“法学是什么”这一主题的个人随笔集,作者以有益、有趣为标准来编选文章。书中理性与感性交织而成的文字,是关于“法学是什么”的柔性解说、诗性解说。书中这些长短不等的文章,是一个学习者、思考者面向法学写下的精神史、心灵史。
《法律的经验研究(修订本)》是由面向全国法学生举办的"法律的经验研究高级研修班"上的授课内容整理而成,汇集了国内外来自法学界、社会学界和人类学界的16位学者围绕“法律的经验研究”这一主题的精彩演讲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即方法与理论、主题研究和评论,是目前社科法学经验研究的较高且有代表性成果,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非常适
本教材第五版出版以来,我国相继颁布及修订了一些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如2013年10月25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4年11月1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5年3月15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14年1月30日公布的《*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罗马法与现代民法》是我国著名罗马法法学家徐国栋教授所创。现此集刊编著“移师”著名外国法研究重镇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并由方新军教授担纲主编。本卷继续聚焦罗马法与现代民法,特别是结合我国当前民法典编纂,阐释罗马法精髓,共有二十多篇论文,这些内容是我国罗马法研究的新成果,也是具有原创性和独创性。
《法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学术规范与学科方法论研究和教育丛书》在对法学学术规范的内容、目的和作用等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法学学科的基本研究规范、研究程序规范、写作规范、引文规范、学术交流与学术批评规范、研究方法论,以及法学学科研究规范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关系等重要问题,既具实用性,又不乏创新性和理论性。《法学学术规
《体裁分析视域下的中国法律话语研究》系统地探讨了中国法律专业人士的话语实践活动。作者收集了较多的数据及其法律话语实证,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描述并解读了中国民事判决书的结构、修辞策略以及法官基于语境所采取的语言变量研究方法。作者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多视角和多维模式的体裁分析理论,包括对判决书的文本分析,对判决书引用或参考文本的
《立法学:原理、制度与技术》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为基础,全面系统地对立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和技术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写作过程中,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立法工作的现实性与立法理论的前瞻结合、国外立法经验与中国立法实际的结合,对立法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法条进行了详实的剖析,对立法技术作了全面阐
本书是由著名学者张文显教授主编,以承载理论法学领域优秀研究作品为内容的系列学术出版物。全书由“权利研究”、“英美分析法理学”、“法学经验研究的规范意涵”、“立法研究”板块组成,涵括近期理论法学研究方面的原创优秀作品,以及对我国法学理论研究或法律实践活动具有重要价值的译文,论点新颖,条理清晰。
本书的目标是描述一个远未完成的程进的现状,仅此而已。全球化给世界政治、经济与法律组织形态带给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现象令人产生只能发现其部分潜能的印象,其结果是,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必然时常发展成为推测和前景展望。这一点在法律领域可能比在其他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全球法律空间、全球法律体系还没有向我们透露其全部秘密,我们对世界法
法律文化论丛(第六辑)》主要收录法律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凡有关法律方面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研究作品皆在刊载范围内,尤以精神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为主。本论丛力求汇集所有研究古今中外法律文化的成果,并倡导今古相参、中西互证,秉承着视角新、话题新、观点新的办刊宗旨,力争为读者提供*新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