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古希腊罗马的东方猜想出发,细述了罗马教廷与中国的早期接触、马可·波罗及同时代人对中国事情的细致讲述、文化复兴至大航海时代的东方印记、16-18世纪传教士对中国的介绍和欧洲汉学的兴起、中华文化对启蒙运动及欧洲社会各方面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19世纪以前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接触、认识和了解,细致而深入地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最负盛名的史学代表作,分上、下两册。上编追本溯源地阐述了中国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学术和民生民俗等方面的发展演变,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类;下编按照时间顺序对中国政治变革的来龙去脉进行了鞭辟入里
本书为日本学者原岛春雄教授的遗著,以中国明清历史与思想为主。书名所谓近代中国,不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而是上溯至明清之际,是一个长时段的近代,这里面蕴含着对以西方历史为中心的宋代近世说的否定,而希望从中国历史的内在连续性探究明清以来中国社会、思想的变化。由于作者曾亲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所以不仅从历史中探寻中国
跟着夏昆读历史系列是畅销书作家夏昆的十年磨剑之作,是深入浅出、可读性强的通俗历史读本。本系列一共五本,叙述从春秋到西汉、从东汉到魏晋、煌煌大唐、赵宋王朝(北宋)、赵宋王朝(南宋)的历史故事。 本书贯穿了南宋152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重点阐述了靖康之难后宋高宗赵构的南逃历程;岳飞的艰难抉择忠君还是爱国;先当孝子,
历史如棋谱,时代变了,那些历史的棋局还能教会我们什么? 刘邦开国后大杀功臣? 东汉书生、宦官、外戚到底在争什么? 北魏实行了子贵母死制,为什么反而出现太后专权的情况? 在李世民与武则天的双主角光环下,李治真的柔弱吗? 唐代宦官权力为何这么大? 从洪武到建文,靖难之役背后的深层矛盾是什么? …&hellip
本书分四个单元,共24课,主要内容包括古典诗词中的长江名城、黄河名城、丝路名城、亭台楼阁、琴棋书画、哲理思辨、劳动实践、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家国情怀、饮食起居、边塞征战、色彩数图、节气物候、日月星辰、梅兰竹菊、名山大川、花鸟鱼虫、杨柳桃李等。书稿以古典诗词为载体,针对学生的认知力和兴趣点,突出人文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用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挖掘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现代意义,努力消解当前大学生思想动态中的消极因素,提高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书作者结合自身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十余年的
盛世的缔造不在一朝一夕。汉帝国最低调的盛世昭宣中兴,开始于汉景帝的文治武功;唐帝国的巅峰开元之治,肇始于武则天的官职改革;而朱元璋的制度创新与吏治实践,奠定了明帝国的骄傲永乐盛世。 本书作者李晓鹏,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眼光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重新进入中华两千年帝制历史。制度的破旧立新、机构的创新设置、困境的有效应对,共同缔造
名师导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是语文无障碍阅读丛书中的一种。本书集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五千多年的神话、历史故事等,从开天辟地的盘古,治水的大禹,到一统六国的秦始皇,再到诗人李白、杜甫,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人物,为历史的画卷描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触。书中以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为线索,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
《中国文化概况》系列分为中英两个版本,是为来华留学生而编写的一套立体化教材,也适合国外汉语学习者及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人士阅读。本书为《中国文化概况》(英文版),教材精选了相关中国文化知识,涉及衣、食、住、行等与中国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主题内容具有代表性、民族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来华留学生热爱中国文化、体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