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艺术源泉、古罗斯教堂、叙事空间与和谐原则、诺夫哥罗德文化、安德烈·卢布廖夫及彼得一世等专题做了全面的论述。无论文中涉及的是哪一种艺术现象,作者都是从俄罗斯文化的整体观念出发,从各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进行论述的。利哈乔夫在本书中所阐释的俄罗斯艺术,涵盖了古代至20世纪初先锋派的诸多艺术门类和文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办于1949年,是中国规模**、参与范围最广、美术作品种类最多、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综合性美术大展。2019年将举办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面展示、检阅近五年来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成就,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本画册汇集“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展览部分全部获奖提名及获奖作者的600余件,旨
本教材以时间为线索,对各艺术门类,艺术流派、艺术家、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美术史,上溯石器时期,下至改革开放,涉及绘画(卷轴绘画,涵盖人物、山水、花鸟;寺观壁画;墓室壁画等)、雕塑(佛教造像;青铜器;画像石;画像砖;陵墓雕刻等)、建筑、绘画理论等。下编为外国美术史,上溯石器时期,下至20世纪70年
由于国内视觉艺术素养教育尚未得到很好的普及,无论是经历依靠培训教育的专业院校艺术类学生,还是通过普通高考选拔的综合院校学生,对西方现代美术基础尝试都了解不多,专业知识普遍基础薄弱,因此本教材《西方现代美术史(第2版)》立足趣味性和审读相结合,以浅显语言和精彩内容引导广大学生学习西方美术相关历史知识。本教材已入选普通高等
本书内容包括:唐代艺术繁荣的表现;唐代艺术繁荣的原因;唐代艺术的世界地位。具体内容包括:乐舞创作的兴盛;乐舞管理机构的完善;乐舞活动的盛行;乐舞著作的出现;种类的增多;表演技艺的提高;表演场地的扩大;书体的完备;书法理论作品的涌现;画家;绘画种类等。
“艺术史与民族艺术”是《艺术探索》编辑部重点打造的学术品牌,它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学术会议,其二是学术讲座。“艺术史与民族艺术”系列活动旨在提升我校师生学术研究能力与水平,营造学术研究氛围,扩大我刊《艺术探索》在学界的影响力。“艺术史与民族艺术”学术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确定不同的研讨主题,邀请国内外此领域的专家、学者进
《时间的浮标——许燎源物感主义作品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流派“物感主义”艺术作品集。书中展示许燎源先生2015至2019年之间创作的物感主义绘画、家具、陶艺、装置、雕塑、综合设计等多个门类艺术作品。许燎源,艺术家、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馆长、成都大学名誉院长、研究生导师。许燎源先生对雕塑、绘画、书法、陶艺、设计等诸多
本书为“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的艺术卷,围绕“唐风胡俗与丝路艺术”专题,选择当今学术前沿的课题,按照文化遗产的流传线索,认真考察新近考古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以解读“人类瑰宝”的视觉心态和图像模式,展现出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古代艺术史,从昭陵六骏源于突厥风俗到唐陵石人来源草原游牧民族,从贞顺皇后石椁上希腊化艺术到“醉拂菻”的希
作者雷德侯是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教授,堪称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的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本书一经面世即引起西方汉学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国际汉学界有相当影响,书中的观点被广泛引述。雷德侯教授带领读者去中国艺术与文化之中作了一次深刻的旅行,揭示了中国艺术家是在一个多么复杂的体系之中,生产出成批的艺术品。这个体系深深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