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全面介绍祁连山生物多样性,并首次系统梳理祁连山地区中、蒙、藏药资源概况及药用经验等。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祁连山自然地理、植物区系及中药资源(张勇、王恩军)。第二部分根据普查成果,按照演化程度从低等到高等分菌类、地衣、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记述了祁连山中药资源,共计88科,548种。对每一种中药资源的介绍均包括
本书分为上篇、下篇及附篇三部分。上篇临床中药学理论研究,共四章,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传统临床中药学思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合理用药原则,创新性地阐述中药临床应用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当性的理论体系,明晰了其理论内涵和基本内容,凝练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下篇临床用药实践,共21章,以全程化药学服务为核心,围
本书是一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科学全面展现贵州丰富中草药资源的著作。《贵州中草药资源图典》共计8卷,其中药用孢子植物1卷、药用种子植物6卷、药用动物和矿物共1卷。全套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收载贵州中草药资源近3500种,每种以文字的形式记述“植物名称”“别称”“植物形态”“生境及分布”“采收加工”“功能与主治”“附注”等信息,
本书由“看一看”“读一读”“猜一猜”和“写一写”4个模块构成。“看一看”是从每个中药汤头中选出一味中药,展现该中药的原植物和饮片的图片,让少年儿童通过感官认识中药材;“读一读”为“大字”、“注音”的中药汤头“原文”,指导少年儿童诵读中药汤头;“猜一猜”是选编了通俗易懂的中药谜语,通过猜谜语增强少年儿童了解中药、学习中药
本教材为全国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核心教材,根据中药制剂检测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任务引领的编写方式,构建中药制剂检测工作的基础技能和知识体系。本册教材在编写中基于“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国药典(2020版)》检测通则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作为药品检测从业人员细致、严谨、稳定的工
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后人续补、增注或改编的作品。同时,本书配有原文诵读音频二维码,便于读者随时随地阅读学习。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是清朝徐大椿编撰的药学著作,共一卷。该书刊于1736年,选辑《神农本草经》中主要药物100种,结合临床加以简要的注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里历代《本经》注疏中偏重阐发古本草药性机理与用药规律的临床指导著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从临床药用实效出发,推原古本草学用药物偏性纠正人体阴阳气血之偏,使其返平的
本书辑录《本经》药物100余种,分上、中、下三品。并附录《本经》以外的药品46种。在释《本经》之药效时,每先以药的性味、有毒无毒等然后联系到药性的归经,由归经言及应用,并加以辨析,以期使每药注解,必透发出所以然之妙,求与《内经》、《难经》、仲景等书字字吻合。正是因为修园析归经、辨应用悉遵经旨,以《伤寒》、《金匮》之法,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也是早期临床用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本书以图解、图鉴的方式重新解读经典著作,依据清代顾观光的辑本加以编译,精练的白话译文和方便实用的速查形式完全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通俗易懂。书中精选原著中的中草药,对药物性状做了简单描述,并配有精美的植物手绘图。本书集
《千金方》全称《备急千金要方》,也称《千金要方》,系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一本医学巨作,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孙思邈所著的这部巨作,是集唐代及以前的诊治经验之大成,也是孙思邈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对临床经验的总结。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量地保持了原著的风貌,但内容较以前更为精炼,分别对各科疾病的医治方法及孙思邈所倡导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