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药用植物为主题,分药草、毒草、香草、圣草四部分,探讨各类植物药效的同时,还融合了植物学知识、历史传说以及草药学家的传奇故事,为读者呈现了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
本书以实用植物为主题,讲述了经济价值在水果、园林树木等实用植物栽培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生物科技阶段,植物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了解实用植物的前世今生更是至关重要。
本书以园艺植物为主题,不仅展现了作为大自然最精致雕塑艺术的各类植物形态及其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通过丰富的民间历史传说、植物的发现和栽培史,揭示了人类与植物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本书以自然界的珍奇植物为主题,收录了17世纪至20世纪东西方植物画中形状或生态奇特的珍稀植物,比如大得吓人的花朵、长着翅膀的果实、往地下生长的植物等。
大型真菌是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本图鉴记载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143属251种(包括个别变种、参照种),根据形态特征共划分为八大类群:大型子囊菌29种,胶质菌10种,珊瑚菌5种,多孔菌、齿菌及革菌67种,鸡油菌2种,伞菌114种,牛肝菌14种,腹菌10种。本图鉴所记载种类均配有生态
本教材为高职高专教育植物生产类、园林类专业核心课程,通过阐述植物生长的水、肥、气、热、土、光、气候等环境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合理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获得植物优质高产。教材内容设计为12个学习情境:植物的生长环境认识、土壤组成与植物生长、土壤基本性质与植物生长、土壤利用管理与植物生长、水分环境与植物生长、光环境与植物生长、
本书旨在探讨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同化技术,将植被指数与陆面过程模型相结合,并将其应用于地球系统科学和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实践与应用;深入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在获取植被指数数据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并阐述如何将这些数据与陆面过程模型相融合,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书旨在为地球科学研究人员、环境保护从业者以及气候变化领域的专业人士
本书是高职高专院校植物与植物生产类专业基础课教材,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标要求编写。本教材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编写,在编写前我们对相关植物生产类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了植物与植物分类课程对应岗位对学生识别植物的能力要求,并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强化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
基于在赤道东印度洋、阿拉伯海、赤道西印度洋、马达加斯加海域等调查观测所获约500份网采样品和近2000份采水样品,作者整理归纳了其中的显微实物照片6000多张,编纂形成《热带印度洋浮游甲藻的物种多样性》和《热带印度洋浮游硅藻的物种多样性》,本册为《热带印度洋浮游硅藻的物种多样性》。本册收录了硅藻约246种,均详细描写了
基于在赤道东印度洋、阿拉伯海、赤道西印度洋、马达加斯加海域等调查观测所获约500份网采样品和近2000份采水样品,作者整理归纳了其中的显微实物照片6000多张,编纂形成《热带印度洋浮游甲藻的物种多样性》和《热带印度洋浮游硅藻的物种多样性》,本册为《热带印度洋浮游甲藻的物种多样性》。本册收录了甲藻约362种,均详细描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