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探索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为切入点,通过引用其史料、文字,论述王阳明思想由孕育到成熟的过程,沿着“龙场悟道”“倡致良知”“天泉证道”的时间线索,深刻阐悟阳明学的核心思想,同时与王阳明先生一生的事迹相互印证,融思想传记、生平传记于一炉,生动呈现心学圣人的非凡一生,由此证实王阳明先生一生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
王阳明廉政思想与其心学要义相辅相成。“心即理”为“廉”之“本体”。一方面,“廉”自在“心”中,入之廉耻与生俱来、人皆有之(“良知”):另一方面,通过激发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律”,以“心药”医“心病”,可为“破心中贼”指明“心学”方向。对贪腐者普遍存在的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律己与待人不一的伪善之风,对自欺欺人、怨天尤人的贪
本书讲述了大盐中斋生平与《洗心洞札记》述介;《洗心洞札记》译注;大盐中斋《洗心洞札记》思想评述等内容。
本书讲述了中国的地域差异性与阳明学的多样性;阳明学与浙江地域文化;阳明学与苏皖地域文化等内容。
本选题是一部国内原创的历史社科。生动讲述了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王阳明践行为天地正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通过王阳明一生的故事,能够看到他在千磨万击的人生困厄中创建心学的历程,读者能从整个时代背景去看待王阳明,看待心学。本选题写作角度更加客观丰富,王阳明并非是一位圣人,而是有血有肉的历史
本书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是集中记录王阳明思想的著作。由其弟子根据各自记录的受教内容,加上一些书信汇编而成。概括来说,本书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论点:其一,心即理;其二,知行合一;其三,致良知。“传习”二字,出自《论语》“传不习乎”,隐隐可见王氏学派追慕孔门的理想。
《传习录》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的汇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古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传习录》为每条语录编写了序号,又在不改动文本次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主题相同或相近的语录放置在一起,进行导读,并列出其他可参看的条目,以便读者全面了解王阳明对同一主题的相关阐述。注
神秘主义是宋明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神秘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神秘经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意识现象,神秘经验普遍影响了各种文化传统的发展,具体到阳明心学那里则体现为悟道经验。本书对王阳明及其后学的神秘主义思想及悟道经验给予了全面、深入的考察,认为以悟道经验为基础的心学神秘主义包含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本体论的神秘主义,即
泰州学派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泰州学派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泰州市人民政府联合编辑出版,所选论文深入挖掘泰州学派思想内涵,分析其源流与特性,集中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泰州学派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的出版,旨在提升泰州学派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
本书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世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在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以至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