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从王彦恒教授的治学、辨证论治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常用中草药药对的应用三个方面,对其在中医药治疗精神障碍疾病的经验总结。(王彦恒,1956年起从师于北京名医、北方伤寒派大师陈慎吾,熟读中医经典著作,内外妇儿功底扎实。1961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校中医专业,从事中医精神科临床近50年,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特需
根据读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现对第二版进行修订,根据辨证论治对部分方剂、药物、剂量、方穴、手法、康复治疗的图片进行修改,添加了有毒中药的特殊煎法、敦煌医学残卷四天庭穴位的定位和疗效、心理疗法有效的典型病例,重复论述的、无实际临床意义的内容予以删除。同时,附上人体穴位大图,方便读者查找穴位。
《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从书》是由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牵头组织编写,归纳总结北京市属2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用药咨询经验,并结合大量的文献研究,对临床常见疾病的用药咨询问题作了标准化、规范性回答。本套丛书的编者均为来自具有丰富药物咨询经验的一线咨询药师,同时聘请各单位高级职称的临床医师作为医学主审,从而保证了丛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周绍华教授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药临床、科研工作50余年,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中风病、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等疑难病的诊治上独具特色。本书是周绍华教授中医神经内科疾病诊疗经验的总结,其临证治验和学术思想对于指导中医脑病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全书共分为七章,分别为学术思想、方药心得、
现今慢性病大约有8000多种,是全世界人民健康的头号公敌,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已经确诊的慢性病患者接近3亿人,而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所以对常见慢性病的防治是重中之重。中医养生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
本书内容上博众家之长,在保证病种内容全面、特征性强的基础上,精选现当代名老中医和部分省级名老中医的医案,附以按语论述,同时部分病例以西医学知识阐释病案中遣方用药的用意所在,以期为医师临床诊疗脑血管病提供借鉴参考。
柳少逸先生习医既有家传师授,又得院校学习,尤其对经典著作的学习,打下了他坚实的临床基础。柳先生既精通药物治疗,又深入研究非药物疗法,使得他对中医疗法的运用得心应手。《脑瘫中医治疗康复技术讲稿》系柳少逸先生关于小儿脑瘫中医治疗康复技术的讲稿,内容涉及针刺、艾灸、拔罐、按摩、敷药、熨渍等方面,其中不乏柳少逸先生心得之经验。
《中医心理救援:中医情志疗法与中医中药在心理救援中的运用》首先从西方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学展开对比,并对目前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心理救援方法及措施状况作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中医心理救援”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又从中医情志疗法、情志疗法的创新与发展、重大灾难后灾区群众心理特点与救援技术、七情致病的中医中药治疗、中医
《常见男性病的中医预防和护养》系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倾力打造的《沪上中医名家养生保健指南丛书》之一。中医男科学是运用中医药理论来认识和研究男性生理、病理、养生、优生特点以及男性特有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护理保健的一门中医临床学科,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对象是男性,研究的重点是男性特有疾
《傅青主男女科》为《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之合集,原文以目前能找到的版本《傅青主女科》道光七年丁亥(1827)太邑友文堂刻本《傅青主男科》清同治二年癸亥(1863)瑞祥仁刻本)为底本并进行点校。文前有著名的中医训诂学家、中医文献学专家钱超尘先生和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