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六篇构成,分别为:市场运行、区域协调、创新驱动、社会治理、绿色转型与和谐发展。具体内容包括:稳增长与防风险权衡下的宏观政策——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22;中国经济的三个趋势性变化:原因与对策;如何理解债券市场的风险?——在这种特别复杂的系统工程情形下,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将呈现违约领域多发散发、违约方向变化多端的特点;
《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2~2023)》总结了2022年嘉峪关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透彻地分析了重点行业领域发展的现状,认为嘉峪关市在城乡融合发展、人均GDP收入、城镇化率等均走在甘肃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前列,属于典型的完全城市型社会。在接下来的5~10年,嘉峪关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行业提质增效、
本书搭建了包括企业、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创新中介机构和政府在内的区域创新主体的圈层结构,并根据创新价值链理论建构了区域创新活动概念模型
本书内容包括: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致力于打造高水平一流新型智库,开展研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蓝皮书)》是智库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18年以来每年均有研编、出版。本书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抓住2022年阶段性建设目标,展望2023-2024年大湾区建设发展,全面反映大湾区建设和发展情况;突出反映大湾区建设的阶段性重要举措、
《中国经济史评论》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主办,内容涉及经济史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诸方面,以及中外经济史论著评论与国外经济史理论评介,专题研究成果述评与国内外经济史研究前沿或研究动态的报道,等等。本集刊鼓励经济史学者在研究中挖掘新资料、运用新方法、提出新问题,深入剖析历史上诸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
在中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的基本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共富,从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最根本的问题。在此宏观背景下,本书力图探讨基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的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基于马克思的“生产—分配”理论、“产权现实性”思想和共享发展观,力图
云南怒江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直过”为一体,条件性贫困、素质性贫困、区域性贫困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打响脱贫攻坚战后,怒江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退出标准,强化组织领导、管理体制、政策支撑、产业培育、基础建设、教育扶贫、生态保护和
本书基于贫困研究视角,系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贫困的主要渠道,实证考察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减贫和贫困群体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对危机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和民生政策)的减贫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或类似的内外部冲击)与减少贫困协调一致的宏观经济战略和政策建议。本书主要创新之处在于
《全球发展报告2023》以“处在历史十字路口的全球发展”为主题,诠释全球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趋势、机遇挑战及前瞻性思考,重点分析减贫、粮食安全、卫生健康、发展融资、能源转型、工业化、数字化七个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建议。该报告英文版将同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