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论坛暨“新绎杯”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评奖获奖作品系列丛书。《塔克拉玛干掠影》是其中一本。金湘1985年开始创作的这首曲子,是我国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中一部经典之作。塔克拉玛干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腹部,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维语意为“进得去出不来”,境内沙海茫茫,沙丘起伏,极为干旱、荒凉。
华乐论坛暨“新绎杯”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评奖获奖作品系列丛书。《苍竹笛与民族管弦乐队》是其中一本,它是中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杨青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早期代表作,是一部典型的现代音乐作品,其曲原为竹笛与管弦乐队而作,后又改编为竹笛与民族管弦乐队的协奏曲。它是一首运用传统民间素材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而创作的作品,曲调源于湖南
《后土:为民歌录音和民族管弦乐队而作》是一部由中央音乐学院唐建平教授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表现了人类对于承接了人类的历史与未来的土地的顶礼膜拜,表达了人类与土地之间无法割舍的依存。在2005年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北大民乐团演奏该曲获一等奖。2006年,乐团以获奖曲目《后土》应邀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北京艺术教育
华乐论坛暨“新绎杯”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评奖获奖作品系列丛书。《江月琴声:读<琵琶行>有感(柳琴协奏曲)》是其中一本,是由集作曲、指挥、演奏、教育及乐器改造於一身,成就显赫的民族音乐家王惠然编曲创作的。柳琴协奏曲《江月琴声》着力表现唐代诗人白居易名作《琵琶行》的深邃意境,在曲式、主题、配器等方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
华乐论坛暨“新绎杯”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评奖获奖作品系列丛书。乐曲共三个乐章。《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月琴组曲)》是其中一本,是作曲家刘锡津创作的,经月琴大师冯少先的精湛演奏,它已经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大花园中一朵艳丽的花朵。此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为月琴所作的协奏曲。被改以柳琴独奏、乐队协奏后,更被广为传播。作曲家曾深
华乐论坛暨“新绎杯”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评奖获奖作品系列丛书。乐曲共三个乐章。《花木兰琵琶协奏曲》是其中一本,是顾冠仁1979年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的意境而创作的一首琵琶协奏曲。全曲分三大部分:【一】木兰爱家乡,这部分充分发挥了琵琶推、拉、吟、揉的传统演奏技法及快速的演奏技巧,刻画了木兰对家乡、对亲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寒冬腊月,劲松昂然挺立、英姿勃发,翠竹飘逸坚韧、直竿亮节,腊梅不惧风霜、含苞怒放。作者通过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高贵品格及民族气节。全曲分三个乐章,2009年7月10日由上海民族乐团首演于上海音乐厅。
《侯玉山崑弋曲谱》共收北派昆曲单出55出和部分弋腔。《侯玉山崑弋曲谱》以净戏为主,兼收一些老生戏、武生戏和武丑戏。它是作者历经数年根据侯玉山口传和听取实况录音加以整理而成的。《侯玉山崑弋曲谱》既是侯玉山先生过往舞台经验的总结,又是记录北方昆曲演绎的宝贵的艺术财富。此外,《侯玉山崑弋曲谱》还涉及了一些濒临失传的昆曲传统剧
本出版物包括一本约30万字的图书和55张CD。图书部分包含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介绍和特点描述、歌曲大意或歌词以及现场拍摄的照片等丰富内容,图文并茂,深入浅出。CD部分采集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近600首原生态民歌的音频,是非常珍贵的研究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之一手文献资料,高品质的录音效果符合现代人的听觉要求,利于传播和推广,同时
《中国古代歌曲选:戏曲、曲艺唱腔选(套装上中下册)》收录了古代歌曲29首、戏曲选段39首、曲芸8段,古代歌曲全部、戏曲曲芸部分配有钢琴伴奏,除有曲谱外,毎首作品都有“教学演唱提示”,卷首有“教学总论”,分別从微观和宏观的不同角度対教学和演唱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