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7年中国绿色植被覆盖变化的格局与影响》收集1982-2015年国内外广泛使用的AVHRR的NDVI数据集和MODIS的NDVI数据集,及1982-2016年气候变化数据,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年鉴,并摘录各省以及省内各地市行政单位的农、林业及经济结构的统计数据,并研究以“撂荒”、“抛荒”为
我国热带海岸地区生长着丰富的耐盐植物。通过对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等热带地区海岸带的调查和整理,共记录到区域内382种耐盐植物种类。《中国热带海岸带耐盐植物资源》介绍了其中97科266属372种植物的性状、地理分布和生境等信息,并配有植物生境和个体特征的图片,是首部对我国热带海岸带耐盐植
大人们总是惊叹于小孩子的超大脑洞,不要小瞧这些简单的\"笨蛋问题\"和看似天马行空的答案,它们背后都蕴含着一个个实用的大科学。这是一套以趣味性知识组成的大合集,书中有各种各样让人意想不到的奇怪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人体、动植物、科学、文化历史、国家风俗、自然方方面面,用新颖趣味的插图,牢牢抓住小读者好奇的目光。阅读过这套
《植物生长与环境》以植物的生产过程为主线,通过阐述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与土壤、光照、温度、水分、气候、肥料等环境因子的关系,提供合理的调控措施。本教材采用“模块一项目”的编写体例,全书共十一个模块,即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殖衰老与脱落、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植物生长的光
植物生物技术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高新技术,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为了紧跟植物生物技术的新进展,更加适应各高校植物生产类、生物科学类、森林资源类等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我们对《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第2版)教材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和修改,保留了原来的一些章节,对一些章节进行了整合,新增了植物分子标记技术等章节。全书除绪论外
本书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了邱园成长为一个大型公共机构的历史,讲述了一座充满爱的植物园的故事。其中囊括了邱园景观建筑的建造历程、邱园如何收集植物和接待游客、邱园各部门员工的协调配合,以及邱园在战争年代受到的创伤和战后的复兴等历史记忆。近代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历史细节得以保存,并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翻阅这本由照片串联
黑龙江嘉荫地区晚白垩世中—晚期以恐龙为代表的生物群十分繁盛,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近十余年来,以我国古植物学家孙革为首的国际科研队在嘉荫晚白垩世中—晚期植物化石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要成果,包括首次发现被子植物达勒比叶、水生被子植物嘉荫莲及首次发现葛赫叶的表皮构造等,新建立两个植物化石组合并确定了时代,确认了此间被子植
本书系统总结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2008-2020)”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入侵植物黄顶菊的化学计量学、生理生态学、化感作用及入侵生态学,揭示了入侵植物与土壤环境之间相互反馈调节机制,进而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究入侵植物黄顶菊生态适应性获得的表观遗传机理,最后简要阐述黄顶菊生态调控策略和资源化利用方法。本书共分为4
植物供给人类衣食住行、防病治病、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产品,它在人类文明发生发展数万年的历史演变中,自始至终都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人类认知、信念和价值观的总和,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地区之一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云南西双版
《植物花粉自发荧光成像图鉴》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植物花粉自发荧光的特性,对单位收集保存和种植的植物资源的花粉进行形态观察并拍照,并对花粉外观形态和荧光部位进行了描述,可供从事植物学、苞粉学和种质资源学等科教工作者和学生参考借鉴。本图鉴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收集保存种植的61科159种植物资源的